张柬之是唐朝的名相,但他在唐朝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高。唯一让他大受欢迎的是,他与桓彦凡、敬晖等人合作,利用武则天年老病弱,发动了“龙政变”,复辟了唐朝。
一、“神龙政变”背景: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登上皇位,正式称帝,改唐建立武周,定都洛阳。
早在武则天成为皇帝之前,唐中宗李贤和唐瑞宗李丹就先后放弃了王位,无论是被迫还是主动。简言之,在武则天的干涉下,李唐宗室被迫成为从属地位。
武则天在位15年,期间开创了殿试、武举、试官制度,奖励农桑,但后期出现了“酷官”政治,如来俊臣、索元礼、万国军等。
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在选择继承人时特别纠结。
她甚至想让侄子武承思和武三思成为继承人。幸运的是,狄仁杰及时提醒她,只有儿子是继承人,武则天登基后才能祭拜太庙。
武则天想通了,让庐陵王李显再次为王子。
[img]336705[/img]
晚年,武则天宠坏了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她自己年老多病,张氏兄弟居宫执政。
张柬之认为皇帝的儿子受到两个男宠的威胁,情况并不好,于是他与崔玄伟、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一起计划除掉张的兄弟。
二、“神龙政变”发生过程:
除了张氏兄弟的计划,是张柬之首先提出的,而张柬之宰相的职位,却是武则天提拔他任命的。
张柬之与他人发动“神龙政变”,或多或少意味着“恩将仇报”。
在“神龙政变”发生之前,张柬之做了一些准备。
张柬之接替荆州都督府长史的职务,曾与杨元炎一起前往长江划船。谈到周朝唐朝,杨元炎慷慨激动,想要恢复唐朝。
在狄仁杰的推荐下,张柬之成为宰相后,推荐杨元炎担任右羽林将军,并提醒他当初所说的话。
除杨元炎外,张柬之还让桓彦范、敬晖、李湛担任左右羽林将军,使禁军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久之后,姚元之从灵武回来。
张柬之和桓彦凡说,大事会成功,这意味着政变几乎可以发动,但他说得很模糊,所以他们告诉姚元之他们讨论的计划。
当时的太子李显,从北门到武则天请安,桓彦范和敬晖去拜访,并把计划告诉了李显,李显默许他们这样做。
因此,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伟、桓彦凡、左威卫将军薛思行带领左右羽林军500多人前往玄武门,并派李多佐、李湛、徐都尉王同明到东宫迎接王子李显。
到了最后,李显有些犹豫,但最后在王同娇的劝说下,还是出来了。
李显立即被王同娇抱住,并陪同李显到玄武门,切断门栓进宫。
大家都到位了,一切都是按照预设进行的,“龙政变”进入高潮,武则天此时一无所知。武则天年老病弱,住在迎仙宫的长生殿里。
张昌宗和张易之也在迎仙宫。张柬之等人在迎仙宫的走廊里直接斩首两人,然后进入武则天居住的长生殿。武则天发现有人在作乱。
[img]336706[/img]
武则天惊慌地问:“谁在作乱。”
张柬之回答说:“张易之和张昌宗阴谋造反,已经按照太子的命令杀了他们,担心消息泄露,没有告诉你。
当武则天看到李显站在人群中时,他不相信,所以他问李显:“你让他们这么做了吗?现在这两个男孩被杀了。你可以回到东宫。”
武则天显然有点害怕。她不仅不敢追究王子无诏杀二张的罪,还轻易把他送回东宫。她真的很害怕王子突然来到一个强迫的宫殿。
但事情已经超出了武则天的预测。
这时,桓彦凡跳出来说:“王子怎么能回东宫呢?高宗把王子托付给你。现在王子太老了,但他仍然是东宫的王子。人们早就想念李家了。我希望陛下能把王位传给王子。”
武则天被逼宫,她非常生气,看见李湛,问他是否也参与了这件事,后来还问自己一手提拔的崔玄奘。
@ 一代女王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在一遍又一遍的问责中,不得不接受事实,然后交出王位。
三、“神龙政变”后张柬下场怎么样?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张柬之已经80岁了,这么大的年纪要以身作险发动政变,实在不容易。
但事情成功了,事后论功行赏时,他被提升为天官尚书,同凤阁栾台三品,汉阳郡王,封给实纳租税的食户500户。
但不到半年,他以汉阳郡王加“特进”称号,被免除治理政事的权力,意思是失权。
张柬回襄州养病,唐中宗任命他为襄州刺史,唐中宗也让群臣为他践行,回襄州后,他也恪守职责,依法对待下属。
然而,他很快就被贬职了,然后想不起来的老张愤怒地死了。他死后82岁。
也就是说,老张在“龙政变”成功后,并没有过上好日子。相反,大量的年龄最终落到了愤怒和死亡的尽头,这实在是得不偿失。
神龙政变后,80岁的张柬之下场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