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336284[/img]
明朝易文王子朱彪有四个儿子:长子朱雄英、次子建文帝朱云文、三子朱云云、四子朱云云、五子朱云熙。朱雄英在洪武15年(1382年)去世,只有8岁。朱雄英去世后,朱云文成为朱彪最大的儿子。乍一看,大哥死后的朱云文是朱彪的长子。
然而,朱标一生中有两个正妻(太子妃):第一任王妃常氏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女儿,生下朱雄英和朱云通;第二任王妃是太常寺清吕本的女儿吕氏,生下朱云文、朱云文和朱云熙。吕氏原本是朱标的妾。常氏在洪武11年(1378年)去世,吕氏成为第二任王妃。
[img]336285[/img]
根据“长子继承”的原则,妻子死后的地位也应保留(重大过错除外),妻子生的儿子也是妻子死后的合法儿子。即使丈夫在妻子死后,新妻子及其子女的地位也略低于前妻及其子女。换句话说,朱雄英死后,朱彪的长子应该是常生的朱云通。
然而,朱元璋放弃了常出生的朱云通,而是立吕出生的长子朱云文为皇太孙,这违反了“长子继承”的原则。朱元璋在皇太孙的选择上违反了“长子继承”的原则。为了切断其他儿子试图夺取王位的效果,他自然打了折扣,这也是建文帝登基后不久就急于削减诸侯的原因之一。
朱允炆的继位违反了长子的继承制度。你为什么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