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4月7日至公元前48年1月10日),本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的曾孙,暴太子刘据的长孙,史皇孙刘进的长子,生母为王翁须。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去世。由于没有继承人,司马霍光支持的昌邑王刘贺在即位27天后被权臣霍光请求其孙女上官太后废除。当时光禄医生的冰吉在确立继任者时,向霍光推荐了刘病已。昭帝元平元年秋七月庚申,刘病入宫见上官太后,被封为阳武侯。同一天,他登基为皇帝,继承了汉朝昭帝,第二年改元。
大事年表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征和二年),宣帝刘询出生,不久后因“巫术事件”被关进监狱。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后元二年),刘询获释,被列入宗室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元平元年)7月,刘询在霍光大臣的领导下登基。
公元前68年(地节两年),霍光病逝,刘询开始镇压霍氏集团的叛乱,将大权归自己所有。
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西域都护府成立,西域各国统辖
汉宣帝刘询在公元前48年1月10日去世(黄龙元年冬十二月初七,甲旭日)。
刘询,原名刘病已,出生于汉武帝征和两年(公元前91年)。他是汉武帝和魏子夫的曾孙,暴太子刘据和史良迪的孙子,史皇孙刘进和妾翁须的儿子。巫蛊之祸,家人蒙难,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同年7月继位,时年17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汉宣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在即位前被监禁的皇帝(南明隆武帝朱玉键在即位前也下狱)。
由于刘询年轻时遭遇变化,长期生活在民间,他对人民的疾苦和官治得失有所了解,这直接影响到他的行政。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注重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并重视官治,认为治国之道应该是“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家思想。在对外关系方面,刘询在前两年(前七二年)联合乌孙打击匈奴,然后利用匈奴内部分裂的机会,与呼韩邪建立了友好关系,逐渐平息了边境。神爵元年(前61年)击败西羌,后将军赵充国实行屯田,加强边防,使羌人归顺。神爵两年(前60年)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设立了西域首都护理大厅,对西域诸城国家进行监管,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属于西汉中央政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宣帝刘询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历史悠久,为中华民族中兴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执政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官员称职,人民安全”的历史被称为“宣帝中兴”。一些历史学家说,宣帝统治时期是汉朝最强大、最繁荣的时期。在西汉历史上,中宗宣帝刘询以制定寺庙头衔和死亡头衔而闻名,是四位拥有正式寺庙头衔的皇帝[3]之一(另外三位是太祖高帝刘邦、太宗文帝刘恒、世宗武帝刘彻,都是一代英雄),这表明了他的高功德。
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冬天,刘询病得很重,12月病得很重。他被命令侍中,乐陵侯史高为大司马和骑马将军。王子太子傅萧望为前将军,少傅周禄为光禄医生,共同协助王子。不久,刘询因病死于长安未央宫。他在位25年,享年43岁。他死后的头衔是孝道皇帝(死后的法律解释:圣人周闻宣。闻,所谓善事),庙号中宗,葬于今天西安东郊的杜陵。
后妃子女
皇后汉宣帝
许皇后(恭哀皇后,许平君,即许广汉之女),生汉元帝刘氏
霍皇后(霍成君,即霍光次女)
王后(邛成太后)
汉宣帝的妃嫔
生馆陶王(主)华婕琏
张婕钰,淮阳宪王刘钦
生楚孝王刘嚣婕钰,生楚孝王
公孙婕钰,生东平思王刘宇
生中山哀王刘居戎婕钰
汉宣帝有几个儿子
汉元帝(刘)
淮阳宪王(刘钦)
楚孝王(刘嚣)
东平思王(刘宇)
中山哀王(刘)
馆陶王
(注:《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条记载:“是时候,馆陶王母华婕钰、淮阳宪王母张婕钰、楚孝王母卫婕钰都很幸运了。”此外,《汉书》中没有关于馆陶王的记载。
有人认为,根据颜师古注版,馆陶公主的母亲应该是华婕钰。其他版本的陶王写作馆。也有人认为馆陶王确实存在,不是馆陶主的笔误。)
汉宣帝女儿
陶公主(刘施)嫁给长女馆
一位女敬武公主
刘询介绍汉宣帝 介绍了汉宣帝刘询的皇后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