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5年10月15日至1307年2月10日,蒙古帝国可汗,元朝第二位皇帝。忽必烈孙元世祖,王子真金之子。父亲去世后,他于元三十年(1293年)封皇太孙,总兵镇守漠北。第二年,即皇位。停止对外战争,专力整顿国内军政。采取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分税收、新规定等措施,暂时缓解社会矛盾。与此同时,发兵击败西北叛王海都、杜哇等,都哇、察八儿归属,使西北长期动乱局面有所改变。在位期间,基本保持守成局面,但奖励过多,入不敷出,国库资金匮乏,钞票贬值。庙号成宗,钦明广孝皇帝。蒙古汗号完泽泽可汗。
人物简介
只斤铁穆耳(1265)~元朝第二代皇帝1307)。蒙古语说完泽笃皇帝(Öljeitü-qahan)。元世祖忽必烈次子真金第三子,母弘吉拉伯蓝也怯赤,又名阔阔真。生于元二年(1265)。十年来,忽必烈立真金为皇太子,二十二年真金死后,忽必烈一直没有确定继承人。到元末,铁穆耳被命令平乃颜余党合丹。三十年来,统军镇守漠北,受皇太子宝的影响。忽必烈在三十一年正月去世。四月,蒙古诸王贵族在上都举行了皇帝选举。会上,铁穆耳与长兄晋王甘麻拉为继承皇位而激烈竞争。铁穆耳继位,因其母阔阔真可敦和权臣伯颜、玉昔帖木儿等的支持。建元元贞(1295~1296)后改大德(1297)~1307)。鉴于忽必烈晚年宠爱桑哥、海外兵役等错误,铁穆耳对汉人老臣进行了礼貌,限制了国王投下的非法活动,罢免了日本和安南的侵略,减免了江南地区的部分税收,并命令编辑整理法律。这些措施暂时缓解了社会矛盾。因此,他在位初期基本保持守成的局面。
然而,为了奖励支持他的国王和亲戚,滥加奖励,很快导致国库“储存,分散”,“年数,不到半年”的枯竭局面,只能依靠挪用钞票来维持,导致钞票迅速贬值。在用人方面,伯颜(赛典赤孙)仍然被他所爱、阿里等一批色目官僚。在他统治后期,由于多年的疾病,这些色目官僚与女王卜鲁罕内外勾结,混淆了政府,官场腐败的氛围蓬勃发展。为了为后人做出贡献,提高威望,铁穆耳发兵征求800个媳妇(泰国北部等地),扰乱西南,导致云南、贵州各族人民起义。这些措施导致国力空虚,政治变得越来越黑暗。然而,当他在位时,元军成功地击败了海都和杜哇的入侵,迫使察合台和沃阔台的统治者休息和解,重振了汗在西方汗国的宗主地位,基本上结束了西方40多年的皇室斗争。铁穆耳病在大德十一年正月去世。在位十四年。庙号成宗。
评价
明朝官方修正史《元史》中宋琏的评价是:“成宗承天下混一之后,可以说是善于守成的人。但到了最后一年,他连年生病,国家政治事务由宫殿决定,外部委托给宰臣;但是,如果不是废物,那么死去的祖先就不远了,宪法也在死亡。”
明朝官方修正史《元史》宋连的评价是:“世称元治,甚至元、大德为首。..........................................
清朝历史学家邵远平对《元史类编》的评价是:“小册子说:圈业以治,垂拱用成;中年奋武,启衅南征;末婴睡病,柄可爱;赖斯贤辅,镇侧倾。”
清代史家毕邈《续资治鉴》的评价是:“帝承世祖混一后,善于守成;只有在最后一年,所有的国家政治事务都取决于皇宫,而其他的则委托给宰臣。幸运的是,他们的祖先还没有离开,所以他们将成为宪法,不会失败。”
清朝历史学家曾廉对《元书》的评价是:“说:成宗号是为了守法,而是为了病虐,前星弗耀,母鸡司晨,但内难做到。不是成宗之过,成宗早任合拉合孙,资为羽翼,自古以来就没有贤人在位,乱其国也。股肱之寄,要忠良,唐宗之言,信夫!”
民国史家屠杀《蒙唐儿史记》的评价是:“当汗水成为太孙时,好饮无节。忽必烈汗常戒之,不。因此,三次受杖者,忽必烈汗到命医官监督他的饮食。有近侍司太孙节沐的人,私酒在厕所里,代水进入,忽必烈汗闻之,怒不可遏,降守其人远方,杀之于道。汗既登极,深以前事为非,力自节饮。它有勇气改变这一点。汗仁惠聪睿,承天下混一后,信用老成,垂拱而治。元中叶以来,一革为聚敛之政,冗设之官。限制诸王、妃、主、徐扰民,禁滥请奖励。性又谦虚,虚誉不好。群臣、皇后一再请徽号,卒不允许。可谓守成之令主。尽管晚婴末病,政出中宫,但举错无大过错。固由委任贤相的效果,也不是内助之得。”
民国私人修正史《新元史》中柯少敏的评论是:“成宗席前人的事业,因其成法而受益,分工克荷,皇帝无使焉。晚年,他死于疾病,不早决定传给武宗,使易世之后,亲贵相夷,祸延母。悲伤的丈夫!以天子的尊重,却不能保护自己的妃子,难道不是后世的殷鉴吗?”
年号
元贞(1295~12972月)元成宗即位使用的官方年号
大德(1297二月~1307)元成宗后庭改革的官方年号
元成宗铁穆耳简介 元朝第二位善于守成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