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罗马尼亚来说,1977年的大地震给了齐奥塞斯库重建首都的机会。然而,地震只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许多历史学家指出,1971年访问朝鲜是齐奥塞斯库改变布加勒斯特想法的重要原因。换句话说,这次访问是他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对齐奥塞斯库夫妇来说是一次难忘的访问。平壤就像一个宏伟而规则的营地,充满了对金日成领袖的崇拜和背诵。盛大的游行和阅兵,穿着鲜艳衣服的可爱少先队员,无数戴着金日成像章的狂热群众,一切秩序井然,统一。这使得齐奥塞斯库对布加勒斯特那些复杂的时代背景和风格的建筑混合风格感到厌恶肮脏的街道,党和政府机关的建筑在东正教教堂旁边,旧王朝纪念碑在蹩脚的微型纽约建筑,那些老肥胖的农村妇女,她们衣衫褴褛,穿着鞋跟磨损的靴子,没有生气地清理首都街的雪。
夫人埃列娜也起到了鼓励作用,她让齐奥塞斯库觉得布加勒斯特和罗马尼亚都配不上他,他“太棒了”。齐奥塞斯库决心改造他的国家和首都,建立一个干净、洁白、耀眼的城市,一个与伟大自己相称的伟大首都。建立广阔的主干道,将党政机关主要干部的9000栋住宅集中在同一地区,摧毁古布加勒斯特,将其纳入“标准化”体系,就像罗马尼亚在其他方面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统一转型一样。
大拆迁的序幕慢慢拉开。仅在大地震后的半年,也就是1977年11月,政府的历史遗迹局就关闭了。该局的建筑师、工程师和工人被解雇了。布加勒斯特大学历史系、人类学系和考古学系的学者也被命令闭嘴。布加勒斯特不再需要历史、可追溯性和文化,推土机不会问,不会质疑,只会坚定地执行“铁的意志”。
城市里许多古教堂、宫殿、公共建筑和住宅,许多被列为受保护的文化遗迹,都没有幸免。重大损失包括沃克雷什蒂修道院(1716~它建于1722年,是“18世纪罗马尼亚最杰出的建筑”,政府花了三年时间拆除它。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最大的联盟广场附近,开辟了一条120米宽的社会主义胜利街。其中,Brancovenesc医院建于1835年,被摧毁是罗马尼亚最具历史价值的医疗建筑。这样,齐奥塞斯库就可以从他最喜欢的共和国宫广场到达登博维察河对岸的社会主义广场,并计划在街道两旁修建豪华建筑。3万户的住宅建筑被拆除,许多不幸的居民被责令在24小时内滚出家门,一些业主自杀。根据官僚的想法,这些不幸失去家园的人不仅要签字同意拆除自己的房子,有时还要支付拆除费。
它曾经是犹太人在布加勒斯特的主要聚集地,具有不可估量的人类文化意义,但毫不犹豫地被纳入了拆迁计划。更可悲的是,在夷平了66公顷的街区后,它被遗弃了。齐奥塞斯库最初计划在这里建造一个3平方公里的游乐园,直到2009年才被遗弃,后来被租给一个奥地利商人开发。
直到1989年齐奥塞斯库政权崩溃,“建筑屠杀”才结束。布加勒斯特的老城区基本不复存在。
(据《时代周报》报道 张子宇 文)来源老人报)
齐塞斯库强拆除了罗马尼亚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