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的后代现定居在山西
原名陕西三原人李药师的李靖后来因功被封为卫国公,故称“李卫公”。
李靖家一直是高官显贵,李靖年轻时就从科举登入仕途,任马邑(今山西朔州)郡丞。隋朝杨帝逆行造成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作为贵族子弟,仍忠于隋朝,反对李渊。当李靖被李渊抓获并将被斩首时,李靖喊道:“公起兵是世界上除暴安民之外的人。如果他们想成就大事,为什么要用私人恩怨杀害忠臣义士?李渊非常欣赏这句话,此时李世民也恳求父亲不要杀李靖。就这样,李靖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从此进入了李世民的幕府,成为了他的战将。
李靖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隋末群豪递次砍平。只有南方的萧铣拥兵割据长江中下游,自称梁帝,始终与唐为敌,铲除萧铣成为大唐统一的关键。公元621年,梁内部发生动乱,李靖立即向唐高祖李渊提出灭梁十策,李渊同意了他的建议。命李靖带兵南下,攻克宜都,围困江陵,萧铣盼援不到,粮食断绝,不得不出城投降。梁的各路援军见江陵已下,望风而降。随后,李靖奉节安抚江南,江南平定。
唐初,突厥成为最大的边境危害,多次入侵,攻城掠地,最严重的时候曾打到离长安只有40英里的渭桥。继位后,李世民决心根除边患。公元629年底,以李靖为总指挥,率领精兵10万,分六路攻突厥。第二年正月,李靖军冲寒冒雪抵达朔州,发现突厥刚刚遭遇雪灾,部落处于饥寒之中,军心不稳。李靖抓住这个机会,带领主力部队交副手张公瑾率领3000精锐骑兵,星夜奔驰,突袭突厥吉利可汗驻地定襄。逃离吉利弃城。李靖乘胜追击,获得无数。之后,吉利全军崩溃,吉利独自逃跑,被大同唐将俘虏。此后,北部边境几十年没有大战了。
北疆太平,西部地区再次陷入困境,吐谷浑在西部地区不断受到骚扰。此时,虽然李靖年纪大了,但他自愿带领数万军队以五种方式进攻。他带领领导横穿沙漠戈壁,攻击了2000多英里。吐谷浑汗流浃背,被下属杀害。后来,唐太宗将李靖俘获的伏充直子立为西平郡王,并将其恢复到其国家。从那时起,西部边疆已经稳定多年。
李靖一生战功赫赫,以抗外侮为主要战绩。
李靖与长治的关系是在他北破突厥时“兵出鹿州路”,屯兵神头岭(今鹿城东北)。据史书记载:“..(李)靖已经征行过这里,师律严明,民德之,因立庙。以英灵助汉兵,庙益大。这座寺庙是神头岭上的“李卫公庙”。鹿城有三座李卫公庙,襄垣、长治、壶关等县也有李卫公庙。由此可见,李靖的战绩和功德受到了历代上党人民的尊敬。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封李靖为卫国公。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终年78岁。唐太宗特命陪葬昭陵,以表彰他的伟大成就。
李靖军马一生,南征北战,但勤于学习总结,兵学丰富。有《李卫公兵法》、《唐太宗李伟公问对》等兵家作品。不幸的是,《李伟公兵法》的原著已经丢失,部分内容只保存在唐杜佑写的《通典》中;后者《唐太宗李伟公问对》被选入宋代官方《武经七书》,成为兵学经典,为中国古代兵学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但就连这位杰出的军事家自己也不会想到的是,他在泸州驻军的家乡将成为他子孙后代的家。在今天鹿城神头岭下的沟东村,李静的42代后裔李爱玲的家仍然保留着李的家谱,他的祖先是李静。然而,何朝和何朝都在这里,但很难研究。在李静的遗传中,据说有人代代参军,其中大多数仍有光荣的战争历史。
更令李静惊讶的是,在他离开神头岭1300年后,公元1938年3月16日,抗日运动员八路军伏击神头岭,与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侵犯李后代家园,展开了神头岭之战。著名的神头岭战役,我们的军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歼灭了1500多名日本人,摧毁了60多辆敌人的汽车,缴获了数百匹敌人的骡子和马,无数的武器和弹药。
村民们说,神头岭之战的胜利,是八路军指战员的神机妙算,是战士们极其英勇的,也许还有神头岭上“李卫公庙”英灵的神佑吧!
唐代名将李靖的后人现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