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田。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汉族,秦朝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国第一勇士”。蒙田出身于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叛,父亲蒙武都是秦国名将,深受家庭环境影响,从小胸怀大志,立志报效国家。蒙田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修建临涛(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万里长城,在北疆战役十多年,震惊匈奴。据说他改良了毛笔,是中国西北地区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宁夏古代第一个开发人员。
蒙田祖籍山东省蒙阴县,故里位于蒙阴县西南7.5公里处的边家城子村。据考证,“蒙山”以蒙山为氏。先世为齐国人,战国时期,祖父蒙叛于齐投靠秦昭王,领军攻打韩、赵,累官至“上卿”。父亲蒙武也是秦将,曾任秦内史,与秦将王坚携手灭楚。蒙田出身于世代名将之家。祖父是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蒙田在武将之家长大,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胸怀大志,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他才华横溢,熟悉兵书,逐渐培养了较高的军事素养。公元前221年,蒙田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崇拜为内史(秦朝首都最高行政长官),弟弟蒙毅也是上卿。蒙氏兄弟赢得了秦始皇的青睐,蒙田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被称为“忠信”。其他将军都不敢和他们争宠。
秦统一六国后,蒙田奉命率领30万军队北击匈奴。从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到阴山,收复河南地区(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地区),设34个县。又渡过黄河,占领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随后修建了西起陇西的临涛(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的万里长城,将原燕、赵、秦连接在一起。长城利用地形,设置要塞,有效遏制匈奴南进。后来被派往秦始皇巡游世界,从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深谷,全长1800英里。不幸的是,它还没有完成。蒙田在北疆战役十多年,威震匈奴。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游会稽(浙江绍兴古地名、古山名)途中生病,派蒙毅祭山祈福。不久,秦始皇死于疾病,死讯被赵高封锁。中车府命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后,将使者以捏造罪赠送公子扶苏(嬴扶苏,始皇长子,其子为(嬴)子婴)、蒙恬死。蒙田内心怀疑扶苏自杀,请求复诉。使者将蒙田交给官员,派李斯舍人代替蒙田掌兵,囚禁蒙田,胡亥再次囚禁蒙毅。子婴强烈建议不要杀死蒙氏兄弟。胡亥不听,杀蒙毅。又派人去阳周杀蒙田。吞药自杀。
蒙恬简介 秦朝命名中国第一勇士蒙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