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房玄龄简介 唐初名副太宗重要助手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唐朝齐州(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1])字乔,房彦谦之子。唐初名相。

(579年)房玄龄~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名玄龄、字乔松)、汉族、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人),是中国唐代的开国宰相。父亲房彦谦,大业(605至616)为泾阳令,死定伯。善草隶。北史本传。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予羽骑尉、息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在渭北投李世民,多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个地方,别人都在争取珍玩,但他首先为秦王幕府收集了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有效的谋士。中书令。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封梁国公十一年。和杜如晦、魏征一样,也是太宗的重要助手。到16年7月进位司空,依然综理朝政。曾受诏重写《晋书》。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玄龄公去世后,他的头衔“文昭”,享受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砍平群雄,夺取王位。李世民称赞他有“谋略,定社之功”。贞观期间,他协助太宗担任中书令、上书左仆射、司空等职务,领导百司,掌管政务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修订法令和法律法规。参与制定的贞观律为后来的《永徽律》和中国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奠定了基础;他还与魏正一起修复了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和中央官员是贞观善政的第一位;善于就业,不求备取人,不求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后人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如《旧唐书》称赞:“文含经纬,谋深夹辅。后人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如《旧唐书》称赞:“文含经纬,谋深夹辅。同音,只有房间和杜。因玄龄善于策划,如晦于决策,史称“房谋杜断”。

年轻时,房玄龄和父亲一起去了北京。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是一个很好的和平景象。然而,弱冠时期的房玄龄对世界有着精致的分析,私下对父亲说:“隋帝没有功德,只知道迷惑百姓。而他并不是为了国家的长远计划,诸子不分,竟相淫秽,最终会互相折磨。如今国家康平,但灭亡的日子却翘足可待。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获封羽骑尉。由于父亲常年卧榻重病,房玄龄一直伺候左右,以孝著称。李世民领兵过渭北,房玄龄参军投靠。两人一见,便如平生旧识,立即任其为记室参军。为了报答李世民知遇之恩,房玄龄竭尽全力筹划军政事务。每次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队里的所有人都尽力寻找珍宝异物,但房玄龄四处寻找英杰人物,并将他们推荐给秦王李世民。所以府中的谋臣猛将,心里都很感动房玄龄推荐的恩情,尽力报效。李世民秦王府十多年来,方玄龄一直负责军谋大事,而于军书表演,驻马立成,文约理全,无草稿。高祖李渊也对方玄龄深深感叹,对侍臣说:“此人深知机宜,足堪委任。每次为我儿(世民)陈事,都会有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后来王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宫属,房玄龄和杜如晦一起被驱斥为外任。“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密召两人化装成道士入阁秘计,最后赞画计成。


房玄龄简介 唐初名副太宗重要助手房玄龄房玄龄简介 唐初名副太宗重要助手房玄龄

,,

  • 南宋大臣曾怀生平简介 曾怀历史如何记载的
  • 曾怀(1100-1172年),字钦道,祖籍晋江,由京师迁居常熟。南宋隆兴中任浙西提举,后又任度支员外郎,有综合考核财政的才能。因...

  • 唐代武则天宰相苏的味道:为什么绰号【模棱宰相】?
  •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都是李,行歌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楼不...

  • 南宋宰相陈自强生平简介 历史如何评价陈自强
  • 南宋宰相陈自强生平简介 陈自强:字勉之。南宋中期宰相,贪官。福建长乐人。淳熙五年 (1178) 戊戌进士。庆元初以曾为权相韩侂...

  • 解密:血债累累的假宦官仇士良为什么能窃取国弄权?
  •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宦官,在名气上绝对比不上秦末的赵高、北宋末的童贯、明末的魏忠贤;然而,在罪恶方面,...

  • 杨贵妃到底是谁?大唐美女的家乡在哪里?
  • 杨贵妃到底是谁?出生于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的杨贵妃。因为她的父亲杨玄燕曾经参军蜀州司户,世人以为杨玉环出生在四川,其...

  • 南宋大臣朱倬生平简介 朱倬是怎么死的
  • 朱倬(1086—1163)字汉章,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唐武周宰相永城朱敬则十八世裔孙。祖上朱敬则七世裔孙唐户部尚书朱光启,在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