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始人。
唐末,钱柳跟随董昌镇压农民起义军,迁至镇海节使。后来,他击败了董昌,逐渐占领了两浙十三州。他被中原王朝命名为越王、吴王和吴越王。
由于吴越国力薄弱,与邻近的吴闽政权不和,他不得不依靠中原王朝不断派遣进贡以保护他。唐明宗后,钱柳因惹怒枢密使安而被解职。他在位41年,庙名太祖,死后武肃王,葬于安国县衣锦乡茅山。
钱柳在位期间,征用农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在太湖流域普建堰闸,以时蓄洪,不怕旱涝,建立水网圩区维修制度,有利于该地区农业经济。两浙人都称之为海龙王。
钱柳出生时,红光满室,伴随着兵马之声。父亲钱宽,这是一个未知的迹象,想把他扔进井里,被祖母拦住。因此,钱柳得到了一个绰号“婆婆留下来”(“奶奶留下来”的意思),这口井后来也被称为“婆婆留下来的井”。
钱柳从小学武术,擅长射箭、舞蹈、预言和纬书。长大后,他不从事正当工作,靠卖私盐谋生。
钱镠简介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始人钱柳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