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5年8月28日,爱新觉罗·阿济格-1651年11月28日),万历三十三年出生,生母阿巴亥、乌拉那拉氏、清朝亲王、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清初名将。满族,抄袭少谋。第一次授予台吉,后金天命11年(公元1626年)授予贝勒军功,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授予金武英郡王,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授予金武英郡王。仅次于四大贝勒。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以平西大将军督师征求姜镶在大同的叛乱。明军左梦庚部又在九江招降。被摄政王多尔根拒绝,他要求封叔王。多尔衮死后,他企图摄政,被斩爵幽禁致死。
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6月,带领清军分路进入独石口,进入居庸关,征服昌平,直接进入北京。明军都不敢迎战。清军前锋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随多尔根入关。四月,与吴三桂、豫王多铎在山海关大破李自成农民军(见山海关之战)。靖远将军外出陕西、四川,切断李自成后路,屡败李自成,杀死刘宗敏,俘获宋献策。
贝勒被授予哈尔蒙古喀尔喀、巴林、扎鲁特等部门。后金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从攻朝鲜(今朝鲜、韩国)。三年后,金汗皇太极进入长城,占据遵化(今河北)等地,督兵阵斩明总兵赵率教,直接进入北京。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晋多罗武英郡王,以满蒙军为主,从喜峰口入明边,掠夺京畿道地区,56战皆捷,连克昌平等十多个州县。第二年,以奇正结合袭击明军占领的皮岛(今朝鲜椴岛),斩明总兵沈世魁以下万人。在松锦之战中,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克明军屯粮之地笔架山。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从摄政王多尔根在山海关战役中击败李自成大顺军,封和硕英亲王。被任命为靖远将军,率领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等满、蒙、汉军3万余人,从山西入陕,追击李自成大顺军至湖广,次年俘虏杀权将军刘宗敏、军师宋献策。明宁南侯左良玉子左梦庚、总督袁继咸部马步兵10万人,占河南、湖广、江西、江南63个城市。不久,以出师耽误战机、谎报军情罪降为郡王,旋复亲王爵。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出兵镇压天津、山东曹县抗清武装。冬天,平西将军平定倒戈反清的大同总兵姜镶,毁城还师。
顺治七年十二月(公元1650年),英王阿济格乘坐政王多尔根死亡的机会,想谋乱夺政失败。阿济格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他勇敢善战,在军事生涯中度过了一生,成为清朝著名的开国英雄。顺治七年冬,多尔贡率阿济格等到边外围猎,年底,多尔贡病危,自知不起,独自召阿济格秘密讨论后事。阿济格死后,阿济格想成为摄政王,暗中派人召唤他的儿子劳亲,让劳亲多带兵,并告诉劳亲不要将多尔根的病死和调兵事告之王。与此同时,他还胁迫多尔根管理的两个白旗大臣附己,遭到拒绝后以兵相威胁。于是,两白旗大臣决定“依皇为生”,并告诉郑亲王济尔哈朗阿济格乘丧欲谋乱夺政。刚林,一个跟随多尔根狩猎的大学生,已经意识到阿济格的意图,率先独自“骑马”,日夜疾驰700英里到达首都,告诉他这件事。清廷立即关闭九门,在阿济格回京的唯一途径德胜门外派出重兵,以防发生意外。不久,多尔根棺车还京,到石门时,阿济格与其子劳亲合军,令下属大张旗帜,环丧车而行。阿济格父子居首而坐,顺治皇帝带领诸王和大臣在德胜门外迎棺车。济尔哈朗等着看到阿济格戴着一把刀,别有用心,派兵密切监视,并追随300人,从而粉碎了阿济格的军事变革计划,避免了可能的动荡。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12月26日,议政王大臣会议阿济格罪,将其幽禁,其子劳亲被革去王爵,降为贝子。在幽禁期间,阿济格不但没有一丝收敛,反而变得越来越狂暴无礼,在监房里私藏大刀,暗挖地道,声称要放火烧毁监房。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10月16日(11月28日),诸王以阿济格悖乱已极,应立即处决。顺治帝令自尽。
阿济格简介 阿济格,清朝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