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谁是洋务运动的代表?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1860年后,在中外联合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清封建集团逐渐形成了一批买办性、现代性的官僚和军阀。在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认为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可以调解和妥协,还可以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来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这些人是当时清政府当权的洋务派。他们从60年代到90年代从事洋务,历史上被称为洋务运动。所谓“洋务”,是指按照“洋法”(北洋、福建、南洋舰队)进行军事训练,如外事谈判、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等。、学习外国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外国关系与外国交流有关的事情。

爱新觉罗·奕欣(1833-1898年),爱新觉罗氏。1851年(咸丰元年),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被封为恭亲王。1860年9月,咸丰帝在英法联军攻占通州八里桥后逃往热河,令奕欣留在北京,“监督局”。10月24日、25日,易欣先后与英法代表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北京条约》。1861年1月,各国总理事务衙门成立,易欣、桂良、文祥被任命为总署大臣。八月,咸丰帝在热河病死。11月,易欣与慈禧勾结,利用重兵驻扎在北京的胜保,发动政变,摘下以肃顺为核心的赞襄政务八大臣。从此,慈禧垂幕听政,易欣为议政王,负责军机处和总理衙门。易欣主持“借洋兵助剿”,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支持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地方实力派举办现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活动,成为清廷中心主持洋务的首脑。1865年,因慈禧的猜疑,被罢免议政王的职务。在1884年中法战争中,所有职务都被免职。1894年,他再次被任命为总理衙门大臣,然后被命令监督军事事务。1898年戊戌变法之初病死。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谁是洋务运动的代表?

湖南湘乡人曾国藩(1811-1872年)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1839年任侍郎。他崇尚程朱理学。1853年,咸丰帝任命他在湖南监督地主武装团练,帮助团练大臣。他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兵勇及其将领全部使用湖南人,因此被称为“湘军”或“湘勇”。湘军以地域封建关系为纽带,巩固内部;以程朱理学为思想武装;以战利品和官爵鼓舞士气;大多数将军选自所谓的“宿儒”、地主知识分子,如“生员”。1854年2月,湘军训练两军约1.7万人。

江南大营崩溃后,清政府升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控制浙江、苏、皖、赣四省军事事务。曾国藩主张镇压太平天国军“抓人多,杀人快”。曾国藩被太平天国军称为“曾剃头”。他举办洋务,建立新的军火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1864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成功。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成为地方最强大的实力派。1870年,他在直隶总督任内查处天津教案,被认为是媚外卖国,屠杀人民,引起公愤。1872年初,病逝于南京。

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李鸿章(1823-1901年)。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字少荃。1853年,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投靠曾国藩当幕僚。1861年,安徽省按湘军编制,组织淮军。1862年4月,李鸿章和他的淮军被调到上海。4月25日,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代表江苏巡抚。在上海,李鸿章雇佣外国侵略军领导人训练淮军,招募外国工匠制造现代军火,加强淮军的军事力量。1862年,淮军配合“常胜军”在江浙镇压太平军。186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担任两江总督。次年11月,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镇压捻军。镇压扭军起义后,淮军势力越来越大,大量淮军盘踞在长江中游,另一部分淮军驻扎在直隶、山东等地。李鸿章的势力遍布长江和黄河。1870年,在曾国藩的推荐下,李鸿章代替曾国藩担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掌管军事、经济、外交等权力,成为满清统治阶级的重要人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先后开设了军火工厂,准备建设北洋海军。同时,他还开设了船舶投资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金宇铁路、上海编织布局等民用工业。对外国侵略,在大环境下,他不得不妥协退让,被认为投降卖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署了一系列丧权卖国条约,其中大部分是委托他参与或亲自签署的。如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20世纪90年代,他被认为两次以350万卢布的巨额贿赂收受沙俄,并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密约》和《旅游租赁条约》,出售中国领土主权。阻碍了民族复兴的发展。但现在也需要从多方面客观评价他人。在某些方面,他可以算是慈禧太后的替罪羊。据报道,签订马关条约后,他发誓这辈子不再踏上日本国土。即使他后来遇到日本,日本官员也拒绝让他入陆休息。但无论如何,满清政府的崩溃是历史上不可避免的。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谁是洋务运动的代表?

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左宗棠(1812-1885年)。湖南湘阴人字季高。1860年向曾国藩推荐,统领部分湘军,自筹约5000人,形成“楚军”,形成左湘军。1862年初,曾国藩推荐晋升为浙江巡抚,与法国组织“常捷军”,陷入宁波、绍兴等地。福州船政局于1866年以闽浙总督身份成立。第二年调任陕甘总督,“身虽西去,心犹东注”。在督陕甘期间,曾经办过兰州制造局,因为西北盛产羊毛,又办了兰州织呢局。1875年任钦差大臣,监督新疆军事事务。第二年率军入疆,攻击阿古柏反动政权。1878年,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境恢复,建议设立新疆旅游省,开发新疆。1881年升任军用飞机大臣,调任两江总督。1884年中法战争是主战派,督促福建军事。第二年因病退休死亡。70年代以后,他创办的福州船政局裁撤洋员,与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的“非洋人洋匠不可” 不同的情况反映了他有一定的自力更生的思想特征。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香涛,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1863年,成进士先后担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翰林院侍讲学士等职,1882年担任山西巡抚。中法战争爆发时,张之洞主与法决战。清廷授予两广总督职务,张捐银给抗法将领刘永福三千两奖,并聘请了前广西提督冯子材督师。冯子材在镇南关、谅山大败法军,张之洞名声大增。1898年,张之洞写了《劝学篇》,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总结和总结,也是对洋务派建立洋务事业指导思想的完整表达。1889年,他担任湖广总督,在湖北建成湖北编织布局,汉阳炼铁厂、汉阳兵工厂等,成为与李鸿章同名的洋务要人。在维新运动中,张之洞加入了“强学会”,当得知慈禧太后反对变法时,张之洞退出了“强学会”。并下令禁止上海《强学报》压制湖南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张之洞力主痛压。清庭发布宣战诏书后,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同英国订立了所谓的“东南互保” 的章程。1908年,张之洞被命令监督粤汉铁路和湖北川汉铁路,次年10月死亡。《文襄》,其文稿编辑为《张文襄公全集》。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谁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谁是洋务运动的代表?

,

  • 林则徐不反对中国人吸鸦片片 建议禁烟后种植罂粟
  • 在官方和人民的愿望下,再加上第二次鸦片战争,进口鸦片明显合法化,鸦片的种植面积从云、贵、川等地迅速扩大到全国。到1879...

  • 辛酉政变成功的原因 慈禧是如何获胜的?
  • 辛酉政变成功的原因:辛酉政变是慈禧太后在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死后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的宫廷政变。打败了顾命八大臣的...

  • 康熙皇帝的另一面:追求节俭的人称[爱银皇帝]
  • 康熙的另一面:康熙皇帝是康乾盛世的先驱,也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明君之一。世界对他的才华和文治武功有很多评论。值得一提的...

  • 谁是清代富宁安将军? 揭示年羹尧为什么杀死宁安
  • 富宁安将军 富宁安,满洲蓝旗人,清代大学生阿兰泰的儿子。朝代期间,他协助康熙、雍正两位皇帝。作为清朝的重要大臣,他诚实...

  • 李鸿章是如何开展洋务运动的?他的过失有哪些
  • 李鸿章,晚清政府三朝重臣,以内阁大学士(中堂)闻名,世称李中堂。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殷实的家庭,自幼通读经史,在成年后通...

  • 清朝皇子学业难以减轻负担:康熙少年读书累得咳血
  • 康熙皇帝年纪轻轻就读书,累得咳血,所以四书五经可以倒背,乾隆皇帝14岁就能做到这一点,深受康熙的喜爱。 在历代皇帝中,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