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公孙龙简介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公孙龙介绍

公孙龙(前320年)-前250年),中国战国哲学家。著名大师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汉族,东周战国末年赵国人。能言善辩,曾是平原君门客。

公孙龙(前320年-前250年),中国战国时期的赵国人,曾经是平原君的门客和名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公孙龙子》。西汉时期有14篇文章,唐代分为三卷,北宋时期有8篇文章丢失,至今只剩下6篇,共1篇。最重要的两篇文章是《白马论》和《坚白论》,提出了“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等论点,是“离坚白”学派的主要代表。是著名的诡辩学代表着作品,在逻辑学中提出了“个人”和“一般”之间的关系,但夸大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切断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体系。另一位家惠施与他同名。

赵惠文王六年(前293年),封公子赵胜为平原君。平原君喜欢名家的论点,公孙龙是平原君的门客。《史记·平原君于卿传》说“平原君对公孙龙很好”。

赵惠文王十五年(前284年),燕昭王想攻打齐国,公孙龙带领弟子从赵国赶到燕国,试图说服他“偃兵”。燕王满口答应,公孙龙却说不可信,说:当初大王招纳欲破齐、能破齐的“天下之士”到燕国来,后来终于破齐了。现在“诸侯之士在大王之本朝,尽善用兵”,我觉得大王不会退兵。他用这种“循实则名”的方法猜出了燕王的真实意图,使燕王无言以对。(见《吕氏春秋·审应览第六·应言》)

十六年(前283年),秦国与赵国联盟签订合同:“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答应互相帮助。不久,秦兴兵攻魏,赵欲救魏。秦王使人指责赵惠文王不遵守盟约。赵王将此事告知平原君。公孙龙向平原君建议:赵也可以派使者指责秦王,说赵想救魏,但秦攻打魏。秦国首先违反了盟约。(见《吕氏春秋·审应览第六·淫词》)

公孙龙简介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公孙龙介绍

十九年(前280年),公孙龙再次与赵惠文王争论偃兵。赵王问公孙龙说:“寡人事偃兵已经十多年了,但不能,兵不能消亡?公孙龙回答说:“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兼爱天下,不能虚名为也,必有其实。“并指出,赵惠文王当秦得地而总,齐亡地而加膳置酒,并不是真的有兼爱之心,所以不能行偃兵。(见《吕氏春秋·审应第六·审应》)

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兵攻赵,围邯郸。平原君使人向魏国求助。邯郸可以保存信陵君率兵救赵。虞卿为平原君向赵王请封。公孙龙连夜开车去见平原君,认为这是不可行的。他指出,平原君的智慧和能力并不是赵独有的,而是平原君是赵王亲戚的原因。而且“一解国患,欲益地,是亲戚受封,中国人计功也”,即以亲戚名义计国人之功。所以建议平原君不要被封,平原君听从了公孙龙的建议,从而更加重视它。(见《战国策·赵策三》)

作为战国百家著名大师的代表,公孙龙特别诡辩。据说当时赵国的马流行了烈性传染病,导致大量战马死亡。秦国有很多战马。为了防止这种瘟疫传入秦国,秦国在函谷关口贴了一张通知:“赵国的所有马都不能入关。”

这一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关官说:“你可以入关,但马不能入关。”公孙龙辩道:“白马不是马,为什么不能过关?”关官说:“白马是马。”公孙龙问:“我公孙龙是龙吗?”关官愣了一下,但还是坚持说:“按照规定,无论是白马还是黑马,只要是赵的马,都不能入关。”

公孙龙说:“‘马’指的是名字,‘白’指的是颜色,名字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白马”的概念是“白马”、“马”、“马”和“白马”,这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如果你想要马,你可以给黄马和黑马,但如果你想要白马,你不能给黑马和黄马。这证明“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说白马不是马。”

官员们听得越多,就越不知所措。他们被公孙龙的高谈阔论弄得头晕目眩。例如,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让公孙龙和白马过关。

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命题“白马非马”就来自于这个故事。《公孙龙子》中有一篇题为《白马论》的文章,讨论了这个命题。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使他出名。有一次,孔子的六世孙和儒家孔穿过赵国,去平原君找公孙龙辩论。

公孙龙简介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公孙龙介绍

孔穿对公孙龙说:“我一直听说丈夫道德高尚,愿意做弟子,但我不能同意丈夫的白马不是马的理论!请放弃这句话,我会要求做你的弟子。”

公孙龙回答说:“丈夫的话错了。我很有名,只是因为白马的理论。现在我想放弃它,没有什么可教的。”然后公孙龙批评了孔穿的学习态度:“那些想崇拜别人当老师的人总是没有别人那么聪明和学术;现在你想让我放弃他们的理论,先教我,然后崇拜我当老师。先教我,然后崇拜我当老师,这是错误的。”

然后他引用经典说:“仲尼(孔子)同意白马非马的说法。”孔子同意,你能不同意孔穿吗?

公孙龙给孔穿讲了一个故事:楚王曾张开繁弱的弓,装上亡归箭,在云梦的田园里打猎,结果把弓弄丢了。随从们要求去找。楚王说:“不用了。楚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捡起来,为什么要找呢?仲尼听说:“楚王的仁义还没有回家。应该说人丢了弓,人捡了就好。为什么要说楚国?公孙龙评论道:按照这个说法,仲尼区分了楚人和人。人们肯定仲尼区分楚人和人,但否认我区分白马和马是错误的。

最后,公孙龙总结道:“先生遵循儒家学术,但他反对仲尼同意的观点;如果你想向我学习,让我放弃我想教的东西。这样,即使有100个像我这样的人,他们也根本不能成为你的老师!”孔穿无法回答。

赵孝成王十年(前256年),阴阳家邹衍为齐国出使赵国。平原君向他请教“白马非马”理论,邹衍批评公孙龙,认为他“烦文以假,饰辞以相敦,巧如以相移”,对大道有害。从那以后,平原君离公孙龙很远,公孙龙逐渐失去了影响。接下来的五年(前251年),平原君卒。第二年(前250年),公孙龙也是一名中风者。


公孙龙简介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公孙龙介绍公孙龙简介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公孙龙介绍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徐达简介 徐达是明代开国第一大将军的一生简述
  • 徐达简介: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农家出身。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

  • 唐朝皇帝唐肃宗李亨简介
  • 唐肃宗在位6年,死于762年5月15日,时年52岁。庙号苏宗,文明武德大圣宣孝皇帝,葬建陵。与唐玄宗相继死亡。 李亨是唐玄宗的...

  • 宋钦宗赵桓生平简介 宋钦宗赵桓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 宋钦宗是怎么死的?宋钦宗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霁长子,恭文顺德仁孝皇帝。靖康变后被金人俘虏,那...

  • 石达开简介 王石达介绍了天平天国传奇人物的意义
  • 石达开简介:石达开(1831年)-1863年),绰号石敢当的小名亚达,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军事家、...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