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简介:隋代造桥工匠李春。现在河北邢台临城人。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赵州桥(安济桥)建设。赵州桥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李春是隋朝著名的桥梁工匠。世界著名的赵州桥是他最伟大的杰作。这座地标性的桥集中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创造了中国桥梁建设的新局面,为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赵州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赵州桥是鲁班建的。这座桥建成后,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骑着驴子和柴荣,兴奋地赶上了热闹。他们来到桥头,碰巧遇到了鲁班,于是他们问:这座桥能不能忍受他们的行走。鲁班心想:这座桥,骡马大车都能过,两个人算什么,就请他们上桥。谁知道,张果老带着装有太阳、月亮的钱包,柴荣推着装有“五岳名山”的小车,他们上桥后,桥被压得摇摇晃晃。鲁班一见不好,急忙跳进水里,用手支撑着桥的东侧。鲁班太努力了,他的手印留在了桥的东拱下;因此,驴蹄印、车道沟、柴荣摔倒时留下的膝印和张果老帽掉在桥上时的圆坑留在了桥上。当然,为了纪念古代的能工匠,这只是人们编造的一个神话故事。
赵州桥俗称安济桥,位于今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焦河
横跨焦河南北两岸,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长的双肩圆弧拱桥。桥梁全长50.83米,宽9米,主孔净跨度37米.O2米。整座桥都是用石头建造的,共有1000多块石头,每块石头重达1吨,桥上装有精美的石栏杆,雄伟、灵巧、精致。它在中外桥梁史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第一个肩拱结构形式、精湛的建筑艺术和施工技能,充分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桥梁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和高度智慧。
隋朝统一中国后,赵州桥建于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兵戈相遇的长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时赵县是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从这里北到重镇涿县(今河北涿州市),南到京都洛阳,交通十分繁忙。然而,这条主要的交通道路被城外的焦河堵塞,影响了人们的交通。每当洪水季节甚至无法通行时,隋大业的第一年(公元6O5年)决定在**河上修建一座大型石桥,以结束长期的交通不便。李春被命令负责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李春带领其他工匠来到这里,对焦河和两岸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他认真总结了前人的桥梁建设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独特的设计方案,并根据设计方案精心施工,很快完成了桥梁建设任务。李春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取得了许多技术成就,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李春,中国古代赵州桥的建造者 隋朝工匠李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