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后简介:宣仁圣烈皇后(1032-1093年),宋英宗皇后,宋神宗的母亲,宋仁宗皇后曹氏是她的姑姑。亳州蒙城(今安徽蒙城)人。治平两年(1065年),英宗被封为皇后。元丰八年(1085年)儿子神宗死后,立哲宗作为太后临朝称号。用司马光恢复旧法。
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l032年)高太后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小姨妈是曹太后(仁宗皇后)。公元1065年,她在4岁时被接入宫殿,被英宗册封为皇后。宋英宗赵曙和皇后高氏是青梅竹马的恩爱夫妻。赵曙是濮安懿王的第十三个儿子,仁宗赵真的侄子,而高氏是曹后姐姐的女儿,他们从小就被选入宫殿。当时宫中人称赵曙为“官家儿”,高氏则为“皇后女”。赵曙十六岁时被聘为高氏为妇,因仁宗王子去世,赵曙后来成为皇帝,高氏也顺理成章地入住中宫。
赵曙和高氏结婚后,高氏为他生了四个儿子和四个女儿。皇帝所有的孩子都是皇后生的,这并不常见,但对赵曙来说也就不足为奇了。他可能没有妃子。在《宋史》、《长编》、《续资治通鉴》甚至宋代其他笔记都没有他晋封妃嫔的记载,但在蔡京之子蔡绦所在的《铁围山丛谈》中提到了英宗的“左右无侍者”。英宗治平年间,一向多病的赵曙身体好转,但皇后仍不让他临幸宫人。曹太后觉得不对劲,就让亲信悄悄劝皇后:“官家即位已久,现在身体又恢复了,怎么能影响到没有侍者呢?高皇后听后很不高兴,回答说:“去跟娘娘说,我嫁的是十三团练,而不是嫁给他的官家!十三团练是指赵曙,他在濮王诸子中排名十三,仁宗在位时,长辈们都叫他“十三”,仁宗封他为团练使。
这段话后来传到宫外,成了士大夫八卦的笑话,大概都觉得英宗乾纲不振,以至于皇后如此强硬。然而,虽然赵曙有点优柔寡断,但他也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当他固执的时候,他敢反对他的养母曹太后。他可以尊重皇后,并根据她的意见不接受妃子。这应该归功于青梅竹马的爱情。不幸的是,他们没能白头到老,赵曙仅当了四年皇帝就死了,离开了当时三十多岁的皇后高氏。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皇太后高氏一直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信任保守派旧党的大官司马光。
1085年,他的子神宗去世,新登基的皇帝哲宗赵煦只有十岁,还是个小皇帝。时高氏已被尊为太皇太后,她奉神宗遗诏协助年幼的皇帝,垂幕听政。高太后一执政,就开始任命司马光为宰相,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律。虽然高太皇太后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派,但她有很好的执政能力。执政期间,她勤俭廉政,努力治理,所以这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因此,宋哲宗时期是北宋经济繁荣、世界小康社会、政治清明、国势强劲的最后一个时期。这与高太皇太后的贤德密不可分。后人也称高太皇太后为“女中尧舜”。
然而,由于高太后长期执政,小皇帝哲宗感到不满。元佑八年八月,高太后临死前警告范春仁、吕大防等人:“老去世后,会有很多调戏官家的人,不要听,公等要早退,这样官家就不用人了。”
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9月,高太后病逝,终年62岁。她的死亡名字是宣仁圣烈皇后,她和宋神宗葬在永裕陵(今河南巩县)。
高太后简介 北宋神宗赵旭生母高太后生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