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迪皇帝大多做了秦始皇所做的事,但他没有焚书坑儒;杨迪皇帝所做的大多是唐太宗所做的,但唐太宗没有开运河。人们对秦始皇和唐太宗的成就有很大的肯定,但说到杨迪皇帝,他们大多是恶语。
五十年前,我想知道杨迪皇帝的评价是否正确
50年前的1962年,当我在北京大学五年制历史系读四年级的时候,中国古代历史专业细分了代史,所以我选择了隋唐历史的专业化,开始在王先生的指导下学习。1964年,我考上了他的研究生,继续学习隋唐历史。文革之初,学业中断,然后分配到内蒙古。下班后无聊的时候,我仔细阅读了带来的线装书《隋书》,把隋朝的历史资料分类抄成了11个笔记本。当时,我对杨迪皇帝杨光的评价产生了怀疑,这是我后来在杨迪皇帝传记的前言中说的:“我们几乎可以说,秦始皇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他所做的,但他没有焚烧书籍和儒家思想;我们也可以说,大多数唐太宗也做了杨迪皇帝所做的事情,但唐太宗没有开运河。然而,秦始皇和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而杨迪皇帝却落下了千世唾骂的恶名。”
今天的人评论隋阳帝的功罪,应该比魏征更实事求是
1981年,宁愿先生组织丝绸之路考察张掖时,考察队应向200多名地方委员会和地区学校报告。宁先生安排我先谈谈。我暂时想到的话题是“在张掖谈论杨迪皇帝”,并提出我对杨迪皇帝过去评价的怀疑和盘问。杨迪皇帝成为皇帝14年后,他只在长安城住了10个月,一直在外面奔波。他忙什么?列举他所做的事情,结论是他在张罗国事上很有眼光,大部分都做得很好,雄才大略,是有重大历史成就的。辽东最终打得太急,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因此又有重大的历史罪恶。当时,宁先生主持了会议,声明说话只代表个人观点。虽然他之前关于历史主义的文章对杨迪皇帝的开运河有积极的评价,但很明显,杨迪皇帝在很多方面都是有保留的。的确,另外20位隋唐史学家,当时大概没有人认可为隋杨帝说好话。会后,邓文宽开玩笑总结了我对杨迪皇帝的评价:伟大的暴君。当然,这并不准确。
后来,演讲改写成一篇题为《杨帝西巡》的论文,发表在1982年出版的《丝绸之路访古》文集中。文章总结道:“杨迪皇帝作为中国长期分裂后重建统一时期的皇帝,也处于中世纪社会繁荣发展的起点。他的许多活动都充满了时代的活动。除了西巡,还有北狩猎、洛阳建设、道路建设、长城建设、开运河、江南等。他疯狂地工作了十多年,但他并不头晕。他所做的一些事情不包括建设和发展统一国家的历史内容。很多人都成功了,有些人做得不好,尤其是他残忍的专制君主的性格。在做一些可以理解的事情时,他们也给人民带来了特别深刻的灾难,积累了难以忍受的负担。最后,他们在辽东引发了全国农民战争。”
[img]128229[/img]
魏征亲眼看到了事情的全过程,非常了解这一点,以隋为鉴是他劝诫唐太宗时常用的法宝。为了服务当时的现实政治,魏征在主持编写《隋书》时,不可避免地强调杨迪皇帝作为暴君的错误,有意无意地抹去了这位雄心勃勃的君主的所有历史成就。一千多年来,魏征的观点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们对杨迪皇帝功罪的评价应该比魏征更实事求是。
杨迪皇帝最好先去运河上散步
三四年后的1984年,我组织了运河考察,回来后对我的观点更有信心。在《运河访古》一文中,我全面评论了杨迪皇帝的题目“千古功罪说杨迪”。文章一开始就说:“评价杨迪皇帝,最好先去运河。”1989年完成的杨迪皇帝传记在前言中详细比较了杨迪皇帝和两位“千古一帝”。
例如,与秦始皇的比较:秦始皇摧毁了六个国家,统一了中国;隋帝为晋王时任统帅平陈。平陈后,他砍掉了五个国家,受到了图片和政府的封印。他没有得到任何钱。“世界是广泛的,他认为这是贤惠的。”第二年,他与杨素一起平定了南方的叛乱,巩固了统一。隋唐的统一是西晋短期统一后又一个意义重大的国家统一。
秦始皇凿灵渠;杨迪皇帝开运河,这条2000公里长的南北运河,是中国古代最有价值、最伟大的工程。
还有很多类似的东西。两者的区别在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杨迪皇帝修书,交儒生。按照“君民建国,教学第一”的理念,他开了一所大学;秦始皇用70万历山徒为自己修建了一座占地上千亩的陵园。杨迪皇帝生前没有为自己修陵墓。他埋在扬州,占地只有几亩雷塘。
宇文泰、宇文勇、杨坚、杨光、李世民、武则天在中国从门阀贵族政治转变为科举官僚政治、从门阀社会转变为门阀后社会的历史时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其中,杨迪皇帝和武则天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远。但后两个是历史上最脏的水。
@ 杨迪皇帝不应该完全否认。“如果我们能给予适当的赞扬和批评,为死者找到正义,我们就能证明历史是最无情的,所以它也是最深情的。”(《杨迪皇帝的真相·后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历史学家站在历史的评判台上,永远不应该掩盖邪恶,也不应该埋葬贡献。
历史学家:杨迪皇帝的才华不应该完全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