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负荆请罪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任何有负荆请罪的图片,画面中的廉颇都必须是一个白头发的老人。中学语文课本的老师在书中还说,这是一个“有勇气承认错误的老将军”;小学教科书的插图也把廉颇画成了白胡子。然而,考试的历史,廉颇此时应该是一个年轻人。
据《史记·廉颇林相如传》记载,16年(公元前283年),廉颇攻占齐国阳晋,被赵王崇拜为上卿。这是廉颇事迹的最早记载。赵王和秦王的池池会在惠文王20年(公元前279年)后不久发生。
这个时候,廉颇的年龄是不可能知道的,但从打败齐国和崇拜上卿的角度来看,他当然不是一个10岁或8岁的孩子,而是一个有一些战斗经验的人。根据《史记·廉颇林相如传》记载,从赵惠文王20年(公元前279年)到悼念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廉颇因与乐成的矛盾愤怒离开赵国前往魏国。赵以数被困在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离开赵国后,由于赵奢指挥得当,赵国在对秦战争中连续打了几场胜仗,此时赵王是不可能想到用廉颇的。赵悼襄王五年(公元前240年)时,赵被秦攻下龙、孤、庆都,第二年秦又攻赵上党。“赵王思复得廉颇”,应该是悼襄王五年(公元前240年)后的事。赵悼襄王思用廉颇,派人到魏国看看廉将军还能不能领兵打仗。这时廉颇还能“一餐斗米,肉十斤,甲上马”,可见此时廉颇将军并不是很老。如果没有人说坏话,赵王还是愿意让他回国作战。廉颇并不老。如果廉颇这个时候真的老了,八九十岁了,赵悼襄王绝对不可能劝他回国。廉颇的敌人郭开听说赵王想用廉颇,“多和使者金,让他毁掉”。可见,不仅赵王认为廉颇可用,他的敌人也认为廉颇是威胁。使者说他“廉将军虽老,尚善饭,但与臣坐在一起,瞬间三遗矢”。虽然使者想让坏廉颇,但他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自己太老了,不方便从年龄上写文章,只能从排泄不良开始。这说明即使在这个时候,廉颇还是有能力的,也不是很老。廉颇回国不成功,但还是有人把他当人才,“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说:“我想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这时候廉颇真的很老了,楚国不会“阴使人迎之”,让他“为楚将”。
[img]125544[/img]
目前还不清楚廉颇入楚后活了多少年,但“廉颇卒死于寿春”,“卒”是最后的意思,这肯定他入楚后并没有去世。
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从赵惠文王20年(公元前279年)廉颇负荆请罪,到赵悼襄王5年(公元前240年)赵王思用廉颇,已经39年了。廉颇“居魏久之”,然后去楚国,最后死在楚国。这需要几年时间。如果廉颇负荆请罪时是老将,即使60岁,他任楚将近百岁。
古人的寿命和健康远不如今天的人。楚国毫不犹豫地冒犯了魏国,挖了一个百岁老人当将军,这只能是一个神话。但《史记》并不是一个神话,它是一个历史,只能从历史上看到。如果廉颇70岁,那么40多年前他不到30岁。30岁以下的将军应该很年轻。
将相和解释:可见廉颇当将军还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