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师厚(?-915)五代后梁名将。颍州斤沟(今安徽太和)人。唐天复三年(903),迫降王师范。后梁开平三年(909)袭击长安(今陕西西安)破刘知俊军。破李存旭军解决晋州(今山西临汾)之围。乾化三年(913),助朱友贞为帝位。官到检校太师,中书令,封叶王。乾化五年(915)三月,于镇州(今河北正定)病逝。
杨师厚来自安徽。他年轻的时候,在唐东南部做事。杨师厚虽然勇敢,但得不到李罕之的重用,只能是个小兵。884年,李罕之归属于李克用。李克用向李罕之要兵。李罕之给了李克用100多名士兵,其中包括杨师厚。
不久,杨师厚逃到了朱温。朱温任命他为曹州刺史。
903年7月,杨师厚跟随朱温在歧下与李茂贞作战,杨师厚击败了李茂贞。不久,平卢节使王师范在青州反叛。唐昭命令朱温与王师范作战。朱温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杨师厚。经过三场战斗,王师范被击败并投降。904年,杨师厚被朱温授予军营指挥。
此时,杨师厚已成为五代最强大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他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唐末的政局。
然后是905年8月的襄阳之战。杨师厚在襄阳附近的童山与另一位五代优秀武将赵匡凝进行了决战。杨师厚打败了赵匡凝。
朱温让唐昭宗任命杨师厚为襄州节度使,将一半以上的主力交给他经营襄州,杨师厚在朱温称帝前修建了南罗城。
[img]125407[/img]
907年,朱温称帝,将杨师厚提升为最显著的武将。这时,朱温正在与晋王李开战。杨师厚经常成为战争的先锋,他带领的军队是朱温最看重的精英。
911年,朱温挥手攻打晋王李。杨师厚赢得了枣强之战。这场战斗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进城后,杨师厚怨恨城内守军的顽强,屠杀了城市三天。
枣强之战胜利后,河北被朱温控制。朱温回到东都,命令杨师厚驻扎在魏州,以防晋王李氏。
唐朝时,守卫魏州的将军被称为魏博节度使,因为他有一支强大的天雄军,也被称为天雄军节度使。当杨石厚守卫魏州时,虽然他有一支强大的后梁精锐部队,但由于朱文的怀疑,他未能成为魏州的军事节度使。但在朱文开始他之前,他被儿子朱友贵杀死了。
杨师厚在魏州“积极响应”,杀死了魏州的牙将,把罗周翰赶出了魏州。朱友琏不得不把他封为天雄军节的使者。
今年(公元912年),杨师厚招募数千名牙军,加强军事训练,被称为“银枪效节军”。这已经成为五代最具战斗力的军队。
朱友贵想杀了杨师厚。于是,他以讨论的名义让杨师厚来到北京。杨师厚的工作人员建议他不要去。杨师厚冷冷地笑了笑:“我帮助朱家打了20多年的世界。没有地方为他们感到难过。如果我现在不去,这不是为了证明我有自私吗?我知道皇帝是什么样的人。他不会也不敢对我做任何事。”于是杨师厚带领军队来见朱友贵。朱友贵害怕,不敢开始。
朱友贵因行为恶劣而不受欢迎。他的弟弟朱友珍准备造反。在秘密谋中,朱友珍的工作人员赵燕说:“如果你想成为皇帝,你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抚养魏州的杨石厚。如果他同意,这件事就会成功;如果他不同意,即使你杀了皇帝,你的皇帝地位也会转瞬即逝。”
朱友贞派人去找杨师厚。杨师厚让王顺贤去洛阳和朱友贞商量相关事宜。然后他派兵到北京驻扎在滑州,以阻止可能帮助朱友贵的援军。让朱友贞顺利杀死朱友贵。
朱友贞一登基,就封杨师厚为叶王,而且,在诏书中也没有提到他的名字,对他极度恐惧。
杨师厚在镇州搜索人民的金钱和生命,使镇州比皇城更宏伟,但他对后梁非常忠诚。后梁皇帝非常害怕控制军队的杨师厚,也不敢开始。
915年3月,杨师厚在镇州死亡。朱友贞皇帝追求他为太师,废朝三日,在宫中庆祝他的死亡。杨师厚死后不久,朱友贞将镇州分为二镇,试图分散杨师厚的军队。但“银枪效节军”立即向李投降。后梁失去了河北,很快就死了。
后梁大将杨师厚:最后,能够震慑李存旭的朝中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