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行成(587-653年),字德立,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代宰相。
张行成曾在隋朝担任员外郎,后为郑国支尚书。降唐后,他曾担任谷熟尉、陈仓尉、富平主册、殿中侍御史、事中、刑部侍郎、王子少詹事、尚书左成。
张行成是唐高宗东宫的官员。他多次协助高宗监督国家。高宗继位后,他被崇拜为宰相,担任侍中、刑事部尚书、北平县公职。后来,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加上王子和少傅。
永徽四年(653年),张行成病逝,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死后定名。
早年经历
张行成年轻时,师从河间名士刘炫,隋末被列为孝廉,授予参观者台散从员外郎,后为王世充效力,担任郑国支尚书。
入唐为官
武德四年(621年),王世充降唐,张行成也被任命为谷熟县尉。他家境贫寒,代替县计官留在首都长安,参加制举考试,考中乙科,改为陈仓县尉。不久,官部侍郎张锐向唐高祖推荐了张行成,张行成可以改授富平县主册。
富平任职期满后,张行成被调回朝中,担任殿中侍御史。他执法严格,弹劾官员,不怕权贵。唐太宗非常欣赏张行成的才华,并在首相方面称赞他。后来,张行成搬到了这件事上,并参与了朝中大政策的讨论。
[img]125295[/img]
辅佐太子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将晋王李治改为皇太子,并为他配备了一批东宫官员。张行成担任刑部侍郎,王子少詹事。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留皇王子李治在定州(张行成的家乡)监督国家,并命令张行成与高士廉、马周等人一起执政,协助王子。李治对张行成说:“今天送你回家。”命人扫他祖先的坟墓。张行成还推荐了魏唐卿、崔宝泉等学术界的杰出人士。李志大奖励他们,但他们没有任命官职,因为他们年纪大了。
贞观20年(646年),唐太宗返回长安。张行成担任河南巡视大使,后来又担任了校长左成。6月,唐太宗巡视灵州(今宁夏灵武),命李治陪同。张行成建议:“皇太子应该留在北京监督国家,接待所有官员,决定政府事务。这样,我们不仅可以稳定京师重镇,还可以向世界展示伟大的美德。”唐太宗高兴,加封张行成为银青光禄医生。
担任宰相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张行成和高季辅在太极殿继位为唐高宗。唐高宗任命张行为侍中,刑部尚书,封北平县公,监修国史。
同年8月,晋州发生地震,唐高宗向首相询问地震的迹象。张兴成说:“天,是阳,君主的象征;地,是阴,大臣的象征。君主应该像天体一样工作,大臣们应该像地球一样静止。现在应该静止,但运动,恐怕有些大臣有阴谋。晋州最初是陛下的封地,不应该无缘无故地改变。”唐高宗认为,他命令五级以上官员评论政府的得失。
永徽二年(651年),张行成升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
唐高宗立陈王李忠为皇太子三年(652年),命张行成兼任王子少傅。
病逝任上
永徽四年(653年),天下大旱,三个月没下雨。张行成以老为由要求退休。唐高宗不允许,并说:“这是我德行浅薄造成的,不是宰相的责任。”张行成一再要求,唐高宗哭着说:“你是我的老大臣,为什么要抛弃我?”张行成非常害怕,不得不仍然处理政务。
同年9月,张行成在尚书省去世,终年67岁。唐高宗很难过,为他废朝三日命令九品以上官员上门哀悼。张行成葬礼时,唐高宗又给了东园秘器,命令宫中的女官到他家监督葬礼,并将他送给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他的死后头衔决定以少监的礼物祭祀他。
唐初宰相张行成:唐高宗李治理国家的原始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