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真的很开心。自从这位仁兄成为皇帝后,他开始积极挥霍父亲杨健积累的产业。他是一个真正的失败者。总结他成为皇帝后的主要“成就”是“四大搞”。
一是搞土木工程。
这个项目不仅仅是建造几座高层建筑来美化城市。杨光的土木工程是建设东都洛阳的城市。
为了这个项目,杨光每月从各户抽调的壮丁总数达到200万。当时全国有890万户。如果按一户六口计算(当时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全国人口应该在5000多万,而杨光每个月抽调200万,也就是说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个人为杨光工作。据史书记载,由于工程紧急,累死者十分之四五,也就是说,当时全国至少有一半的家庭为了建洛阳而死(想想家人的感受)。@ 除了项目所需的费用,这些人的衣食住行费用是多少?我们自己计算一下。真是无底洞。
二是搞联欢活动。
杨光的聚会活动绝对有创意。具体来说,它是一个两平方公里的巨大平台,汇集了当时全国所有的表演明星和著名乐团,整晚在上面唱歌跳舞。让这些人穿上漂亮的彩色衣服,为了做这件衣服,长安和洛阳几乎都用光了。
三是搞大旅游。
杨光的旅游注重排场。他乘船前往江都(今扬州)旅游。他带了20万人。他乘坐的龙舟高45英尺,长200英尺。此外,还有5200多艘由其他贵族乘坐的船。前后排列的距离相当于从天津到北京的距离(120公里)。
四是大搞侵略。
杨光依靠自己的伟大事业是骡子和马。当皇帝在辽东发动三次战争时,他们都失败了。因此,辽东的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失去了过去的繁荣,饥荒疾病蔓延,人民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还有许多很多…
杨光的“四大搞”让人不聊生,但普通人别无选择,只能“忍”。然而,有一句话叫“可以忍受,谁不能忍受”,普通人开始采取行动。
起床,不想当奴隶的人!
人们没有杨光那么多花样,他们只用“一大搞”来对抗杨光的“四大搞”。做什么?造反。
七年(611)十二月,山东人王薄率领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起义,揭开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星星之火顿成燎原之势。
一般来说,从611年到617年李渊出兵前,这七年形成了河北窦建德起义军、河南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江淮杜伏威领导的江淮义军三支大型农民武装力量。
@ 隋朝的一些富人看到隋朝的情况不好,也参与了反隋的斗争。除了我们之前介绍的杨谅和杨玄感,还有马邑(今陕西朔县)队长刘武周、金城县(今甘肃兰州)富人薛举、薛仁高、罗县(今湖南湘阴)县长萧等。
杨迪皇帝杨光的四大成就:过度消耗国力导致国家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