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这个人,我们从小读书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人是伟人,这是很清楚的。太史公把他的“辉煌”故事写进了传世名为《史记》(史记)。所以,我们从小说中说他是爱国主义者,这是错误的。爱国主义,首先要明确国家的概念。春秋时期的国家是现在国家的概念吗?显然不是。民族国家的概念是现代的产物。春秋时期没有这样的概念。屈原只是楚这个“国”(周天子认为封国)的贵族。当时没有国家的现代概念,爱国主义的现代概念从何而来。屈原是哪个爱国主义者?
当我们仔细看他的生活时,我们会发现屈原实际上只是一个沮丧的政治人物、官员和文人。离开政治活动后,他对自己的经历感到不满,感叹现实,产生了离骚等诗歌作品。然而,虽然这个角色在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有一些影响(基本上影响不大),但它基本上是未知的(荀子评价过他,但一笔)。真正让他出名的是汉代的贾毅。
贾毅在《吊屈原赋》中描述了屈原时代的社会状况:猫头鹰在天空中飞翔,但鸾凤藏起来;恶棍成功了,但圣贤没有用;诚实诚实的人受到诽谤,强硬残忍的人受到赞誉;剑被贬为钝口,铅刀被称为锋利;国家最重要的宝藏周鼎被抛弃,空瓦罐被视为宝藏;疲惫的牛和跛脚的驴开着马车,但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帽子应该戴在头上,脚下垫着,汗水湿透了。
贾毅写了《屈原赋》,但这个人写了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联系他的政治才能,怀念屈医生,表达他的不满。这被称为委托他人的事迹来表达他的感受。这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的一种传统。后来,司马迁想到了自己的情况,当然,他会把这个角色放在自己的工作中,联系贾毅,都有《屈原贾生传》
之太史公和后世史家说屈原很伟大。除了他的诗,他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后世“忠诚”的政治理念,忠于什么,忠于自己的信念和生活原则,忠于对待他不公平的“楚国”君主。在政治上,屈原没有批判精神。虽然他对当时楚国的政治腐败有强烈的改革愿望,但他不能像商鞅那样从根本上抑制甚至打破贵族对政治的垄断。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国王的意愿上。即使国王像楚怀王一样无能,他也不会放弃,直到他完全失望,死于投渊。他的“忠诚”让我们今天看起来像“愚蠢的忠诚”!
事实上,屈原所谓的“爱国主义”是后人根据自己的政治目的为他安置的。连孔子都不赞成这样的标准。孟子反对这种愚蠢的忠诚,甚至说“民为贵,国家次之,君威轻”。
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是哪门子的爱国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