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对魏忠贤的看法一直是脸谱化的。人们认为他操纵权威,迫害忠良,结党营私,祸国乱政,有谋反的迹象,是宦官专权的典型例子。然而,仔细考察这段历史,我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全面。我们现在对魏忠贤的看法主要来自东林党人重新上台的说法。显然,这种说法不具备客观公正的前提。崇祯元年发生了三次拖欠兵变(蓟(音ji)镇兵变 ,宁远兵变,固原兵变)而且一次比一次大,这绝非偶然,应该说是不可避免的。拖欠工资最直接的原因是魏忠贤的倒台。
明朝边境军粮工资一直存在拖欠问题,有的拖欠时间长达三四年,甚至五六年。魏忠贤在位时,采取的是以前历史上拖欠的粮食工资,从现在开始保证现在的粮食工资不拖欠。虽然按时发放的粮食工资还不够,有时还会拖欠,但即使有拖欠,也会在一两个月内重新发放,比以前每年计算一次,但要好得多。然而,自从魏忠贤倒台死亡以来,粮食工资的分配已经变得一样。这里的军队已经四五个月没有发粮了,这也导致了近几个月来大明边镇不断的兵变。由于他与控制舆论的文官集团的矛盾,魏忠贤的缺点被无限放大。事实上,魏忠贤在关系到国家生存的大事上,还是很讲原则的。
1.皇太极猛攻锦州时,袁崇焕和监军纪律下令不出战,让赵率教在锦州努力支持。锦州破在旦夕,满桂公然违反袁崇焕的不抵抗命令,主动出击,冒着生命危险拯救锦州。宁锦大捷后,魏忠贤论功行赏,晋升为血战有功的满桂、赵率教官,并罢免了怕敌避战,不救锦州的袁崇焕。魏忠贤没有热衷于和平的袁崇焕在宁远城为他修生祠,而是放过了他在宁锦战役中怕死避战的罪行,也没有毛文龙对东林党人进行处罚,这就是为什么天启朝后期关外局势一直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2.魏忠贤先后使用的兵部尚书赵南星、孙承宗、兵部左侍郎袁可立,都是直臣、能臣,与自己作对。然而,魏忠贤在边境事件中容忍了这些清流官员。
3.从经济角度来看,东林党反对向士绅、商人、工业者和矿主纳税,代表了大地主、城市资产阶级和矿主的利益。但这实际上变相使帝国缺乏财政。魏忠贤执政几年,坚决延续万历矿业监督政策,尽最大努力向中上层征税,防止帝国被财政拖垮。崇祯上台重用东林党,撤销了这一政策,并从侧面肯定了这一政策的可行性。
4.魏忠贤曾向国家捐款,用自己的私产资助辽东战争武器、马匹等物品。辽东巡抚袁崇焕疏称:“厂臣魏忠贤功在国内,海内共见共闻,行业已刻金石,无容职赘。至于他身边的事,他发誓要恢复,杀死叛徒,任命刘应乾、陶文、纪用等。,而关内外御敌的伏甲、军器、马匹、悬帘等都是用家资购买的,日复一日地帮助军需。臣方一意巡逻严警,诸营将军不敢贪怯营私,不敢馈遗隐串,改虚为实,化贾为真;容易胆小勇敢,以今为今。谁从古代内臣出其右?通侯之世赏宜也!""""明熙宗七年都察院实录卷十二"
5.两浙受灾时,魏忠贤主张免除向皇家运输货物的特许经营户向内库支付的孝道费。明朝入库时,必须缴纳小费才能通过验收。这是明朝管理仓库太监创造的一个恶劣制度,也是一个著名的贿赂场所。为了废除这个恶例,魏公公还有一个道德政治。
6.魏忠贤为前线筹集马匹。辽东战争吃紧,急需马匹,但这个问题一直难以解决。魏忠贤为国分忧,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按照明朝的旧例,大臣有特殊贡献者可以赋予在宫中骑马的特权。然而,骑马者作为条件,在节日期间向皇帝献上一匹好马。魏忠贤立刻赋予了数百名太监在宫中骑马的特权,然后不断降诏,要求他们献马,迫使这些太监骂娘。
以上是魏忠贤的有功之处,可以明显指出。说到魏忠贤的罪过,最大的就是侵害人民。然而,事实上,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魏忠贤在执政过程中侵犯了人民,肆意杀害了人民。与刘瑾、严嵩等人相比,他们并不贪婪。即使他们与权力相比,他们也没有多少权力。此外,他们的执政时间只有三年多。如果他们想说这是一场灾难,他们真的想犯罪!结论,魏忠贤在危机之秋的明朝,以非凡的天才和勤奋,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展示了自己的技能,成为明朝自救的鼓手。他死后不久,明朝也崩溃了。(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的意见。)
魏忠贤在明朝阉割党的六大成就:他真的一无是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