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演义中有许多武将家族,如隋唐系列中的秦(琼)门家族、罗(成)门家族、程(咬金)门家族、薛(仁贵)门家族等;杨(继业)门家族、呼延(赞)门家族、高(怀德)门家族、曹(彬)门家族、岳(飞)门家族等。这些所谓的家庭,除了个别人物,其他直系子孙都是由评书演义猜生创造的。普通人很少接触正史,喜欢评书演义。经过长时间的熏香,他们在脑海中根深蒂固,误以为传说是历史。他们经常在瓜棚豆架下说一些戏剧性的文字,把自己当成历史。比如说到罗家将,大家都叫罗成锁五龙,他的儿子罗通扫北,他的孙罗章征服了西方,他的曾孙罗英反对武则天,甚至南宋岳飞的抗金时尚。罗门后,罗延庆属于岳家军。众所周知,历史上没有罗成其人,更别说他的子孙后代了。说到历史上真正的武将家族,隋末著名将军薛世雄家应该仁不让。他的五个儿子(薛万述、薛万淑、薛万均、薛万彻、薛万备)都是将佐之才,但在历史上却很少见。
薛世雄之子薛万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东床徐。在《说唐后传》中,他用一对大银锤形容他的手,杀法非常勇敢。在太宗御驾亲征辽东被困凤凰山,26名御总兵全部丧生在东辽大帅盖苏文的飞刀下,李世民命薛万彻杀出番营搬救兵。薛万彻闯过连营,身中七箭,他连拔六箭,只有背后一箭无法拔出,于是带着箭去了汗马城。大唐征东先锋张士贵驻扎在这座汗马城。老张有个坏习惯,喜欢打压能人,喜欢冒领别人的功劳。他手下有一位将军薛仁贵,文武双全,但老张嫉妒能力,只叫别人当火头军(做饭)。但打起来,还得叫薛仁贵出来帮忙,打赢了就说是张士贵叔叔何宗宪的功劳。薛仁贵是李世民的应梦贤臣,李世民问了张世贵N次,张世贵否认有这样的人。不幸的是,薛万彻在搬兵的路上遇到了薛仁贵,于是薛万彻非常生气,窝着肚子火来到了汗马城。读完圣旨后,他怒斥张士贵欺骗君主,想在太宗面前狠狠参与他的一本书。骂完之后,天真的薛旭还叫张士贵帮他拔出背后的箭。结果老张知恶行败露,于是恶向胆边生,以拔箭为由,不拔反推,可怜的徐穿心而死。薛旭马似乎勇而无谋,正直而无心机,落得这样的下场。
历史上的薛万彻是京兆咸阳人,隋朝著名将军薛世雄的第四个儿子。公元617年,时任涿县太守的薛世雄在河间战役中输给了窦建德的河北义军。这场战斗太懦弱了。薛老将军羞愧不已,很快就郁郁寡欢地结束了。薛万彻和他的兄弟薛万均投资于幽州太守罗毅。罗艺久知道他们武功高强,战略出众。他们是罕见的人才,所以他们非常欣赏他们。
[img]124860[/img]
次年窦建德率领10万军队进攻幽州。利用薛氏兄弟的策略,罗艺突袭窦建德大军,大败窦建德。窦建德于公元620年再次攻打幽州。当时窦建德的士兵已经攻入幽州城,情况十分危急。此时,薛万彻兄弟率领百人敢死队秘密潜入地道,迂回到窦建德军队背后,引发突袭。结果窦建德再次大败,薛氏昆仲共斩首1000多级。罗艺和薛家双雄一时名声大震,三人占据幽燕,坚如磐石。
公元621年,窦建德败亡,其部将刘黑凯反唐,唐王命李神通征服刘黑凯。此时,李艺(罗艺归唐被赐姓李)也率领幽燕之兵与李神通会师,与刘黑凯在饶阳之南作战。以多胜少,而且顺风作战,原本唐军胜算较大。没想到天公不美,突然风向逆转,唐军成了大败,兵马损失了三分之二。不仅唐军惨败,更糟糕的是薛氏兄弟竟然被俘。更令人尴尬的是,刘黑凯把两个人割掉头发,羞辱了一番,驱逐出境。虽然两人挽回了自己的生命,但却引以为是极大的耻辱。
后来薛氏兄弟被调到京都长安,薛万均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的府中,薛万彻被分配到王子李建成的东宫。李建成久闻薛万彻勇敢,把他当心腹。玄武门的变化,李建成王子被李世民杀害,薛万彻率领军队拯救王子攻击玄武门。看见尉迟恭扛着太子的头,东宫人马顿时大乱,成了鸟兽散。薛万彻不得不带着几十骑逃到终南山。直到李世民明确只杀太子,不株连太子余党,并多次派人安抚,薛万彻才出来谢罪,被封为右领军将军。
此后,薛万彻终于能够在太宗朝展示自己的才华,驰骋沙场,成为大唐名将。公元628年,他与柴绍、薛万均出征反王梁师都,师都败亡。薛万彻因功被封为灵州大都督。公元629年,他与李靖、李积、李道宗等东突厥进行了讨伐,最终摧毁了东突厥汗国。薛万彻因功授统军之职,后进爵郡公。公元635年,李靖出击吐谷浑,特邀薛万彻、薛万均同往。吐谷浑大败,迫使伏允可汗走投无路自杀,从此吐谷浑成为大唐属国。胜利归来后,薛万均官到屯卫大将军,封鹿国公,不幸英年早逝。薛万彻因母亲去世,辞官回家为母守灵,不久又被用作右卫将军,出任蒲州刺史。
公元641年,西北地区薛延陀酋长夷男听说唐太宗要去泰山封禅。他认为唐朝的边境一定是空的,所以他加入了西部地区的各个部落,兴兵入侵了20万名西突厥人。西突厥的如利碧可汗无法抗拒,赶紧向大唐求助。唐太宗命李积、薛万彻率军救援。薛延陀在两位超级勇将的进攻下惨败而逃。由于这一功劳,朝廷封薛万彻的一个儿子是县侯。公元644年,唐太宗将妹妹丹阳公主嫁给薛万彻为妻,加封薛万彻为徐都尉。正如《演义》所说,他似乎是一个真正的女婿。
公元645年,薛延陀再次陷入混乱,入侵夏州,太宗命薛万彻领军,这是薛万彻第一次单独成为统军主将。结果薛万彻一发狠,干脆消灭了薛延陀,消除了西北的隐患。公元648年,薛万彻参加了唐太宗发动的第三次东征高丽。班师回来后,因为薛万彻在军中傲然自大,盛气凌人,有人上书起诉薛万彻。为了表达对他的信任,李世民烧掉了别人弹劾他的上疏。但后来李世民发现连李积等人也对薛万彻非常不满,于是将薛万彻免官,流放象州,后来被赦还。薛万彻于公元651年被授予宁州刺史。
公元652年,薛万彻进入朝鲜。他对被免职感到不安,所以他和房子一起谋杀,准备叛乱。结果,他因事故被捕入狱。公元653年,薛万彻被唐高宗李治斩首。
唐太宗曾与人们讨论过当代名将:“今天的名将只有李积、(李)道宗和万彻。李积和道宗不能大胜大败;万彻不是大胜,也就是大败。苏迅将卫青、霍去病、李靖、李积称为贤将,将薛万彻、韩信、青布、彭越、侯君集、盛彦师称为才将。说贤者既不多,得才者可以任之也。可怜这样的一员大将终于落得这样的下场。是的:世事如棋一定要谨慎,错一步错一生。
贞观重臣薛万彻,容易被忽视:唐太宗眼中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