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唐太宗的另一面:真正的李世民其实是个哭鬼

李世民是一代英雄,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情绪。在史书中,他总是哭,爱他,同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可爱感。我不知道接下来的历史官员是如何写下这些时刻的。杜如晦去世后,李世民悲痛欲绝,三天内无法正常上朝。这三天一定是蒙在被窝里,眼泪染湿了被单。后来有一天他给房玄龄送了一条黄银,送的时候又哭了,说我以前可以给你和老杜两个人,现在只有你一个人可以送。于是又给了房玄龄一条金带,让他带到杜如晦家。长孙皇后去世后葬在昭陵,李世民过于怀念,在太极宫里造层观,几乎每天都爬上去俯瞰昭陵。他还经常叫大臣和自己一起哀悼,有一天不小心叫魏征。李世民问他看清昭陵没有,魏征装傻说没看见。李世民着急了,说怎么可能没看见。魏征这才正颜道:“我以为皇帝陛下看的是献陵(李渊陵),原来看的是昭陵啊。提醒皇帝不仅要想念他的妻子,还要想念他的父亲。

然后李世民又哭了,哭着下令拆除层观。后来魏征去世,李世民五天内无法正常上朝。不用说,在床上哭。葬礼期间,“登园西楼,望丧而哭”,后来与臣下谈起魏征,表达自己对他的思念,又流泪。还有类似的事件,张公瑾去世了,说着就哭了。当时身边的官员提醒他,陈日不能哭。他废除了这条规定,照哭不错。而征高丽受挫,亲立祭坛悼念牺牲的士兵,哭泣。再往前走,玄武门变后哭,太原起兵时哭。哭着哭着,命运变了;再哭一次,越来越孤独。亲人一个个离开,股肱之臣渐渐离开身边,李世民该有多孤独?画了凌烟阁二十四忠臣像,看不见,那就看着画像自己仔细想想吧。

唐太宗的另一面:真正的李世民其实是个哭鬼

唐朝是一个疏朗的朝代,没有那么文气拘谨,却又豪放任性。这样的盛世始于李世民,现代人拍唐最有唐风的是《贞观之治》,一板一眼,如穿越,如场景再现。例如,每次我看到杜如晦穿着紫色朝服在金色阳光下笑的场景,我总是想起张怀王子墓的壁画。壁画上的两位官员正在讨论这件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思想。后面跟着新罗还有哪个国家的使臣。还有鸿璐卿唐节俭。开心地出使突厥,坐在地上说喝酒喝酒,说啃羊腿啃羊腿,笑得一脸无所谓。打猎也不在话下。插播一个八卦。唐俭曾与李世民下棋,不长眼睛狠狠地赢了李二。李二不高兴,想杀他,还拉尉迟敬德作证。结果第二天在朝臣面前振振有词地说为什么要杀唐俭,问尉迟敬德,结果尉迟死活不认账。啊?没有啊!不知道啊。李二不怒反乐,重赏尉迟敬德和唐俭。我猜唐俭当时也一脸无所谓。心里在说,唉,你就任性,你就闹吧!

当时,皇帝和臣子也可以坐在一起,喝酒聊天,谈论国家事务。即使当面指出错误,他也不在乎。为什么良臣贞观朝特别多?李世民的心并不是特别大。你说我错了吗?哦,那我错了,对不起。胸怀宽广,事业心强,身边有一支很强的队伍,文有文的睿智,武有武的战略。能不强么?这样的皇帝后来被批评了一些细节。我觉得像他的痛哭一样,还是老了,孤独了。“记得那个时候,你爱唱歌,我爱笑”。那种智力上的匹配感,那种战场上不可战胜的威望,可以笑,可以携手创造一种繁荣的感觉,这些人离开了他。当时有多开心,失去后有多颓废。


唐太宗的另一面:真正的李世民其实是个哭鬼唐太宗的另一面:真正的李世民其实是个哭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