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少年天子顺治对死去的摄政王多尔根痛下狠手?

自古以来,朝堂就没有父子,无论是多亲的骨肉,还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一旦染指皇权,自然就有你无我,势不双立。君不见杨广毒死隋文帝,玄武门杀死弟弟。君不见曹丕七步难子建,康熙膝下骨肉残。庙上只有争名逐利,背后耍黑枪,虽然表面上都是冠冕堂皇的道理,但背后的故事谁也不知道,你和我都不是当事人。想到清朝入关的历史,情节相当相似。

据说满清入关后,皇太极的兄弟多尔根以统军入关,确定了中原的第一功,开始了七年的摄政生涯。一路上,他逐渐变得高权重,势不可挡。顺治元年10月,当小皇帝福临太和门(时称皇极门)重行即位仪式,加封多尔琏为叔父摄政王时,他被命令为多尔琏建碑纪功,“永垂功名于万世”。从此,在待遇上,多尔根开始凌驾于诸王之上。体现在很多方面:

在薪酬方面,多尔根比其他诸王高,而且比辅政大臣多一半。关于冠服,多尔根戴的冠,“帽顶用十三颗东珠,金佛前嵌七颗东珠,后金花嵌六颗东珠”。多尔根佩玉带,“每板嵌六颗东珠,一颗猫眼石”,为浅黄色。在逢朝贺的时候,多尔根穿着八团龙服。相比之下,它与皇帝非常接近。例如,它的皇冠只有少一颗东珠,它的朝服只比皇帝的龙袍少一龙。

至于府第,多尔根府第的“房基高十四尺,楼三层,覆盖绿瓦,脊及四边俱用金瓦”,时人都知道多尔根的“府第制高比皇居高”,几乎是一样的。顺治二年,多尔根晋为皇叔父摄政皇后,所有的礼物,如围猎、出师等,王公贵族都要聚在一起等待传旨,还要“列班跪送”多尔根。若回王府,则需送到府门。在元旦、庆祝仪式上,文武大臣在朝贺顺治皇帝后,即去朝贺多尔根。上朝时,多尔根在午门内从便下轿,诸王需要在午门外下轿等等。以上所有仪注都表明,多尔根位于一人以下,万人以上。

为什么少年天子顺治对死去的摄政王多尔根痛下狠手?

顺治三年五月,多尔根以为皇帝的信符存放在皇宫里,每次派兵都要奏铃印,很不方便。因此,即遣人将皇帝的印章全部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备用。从今年起,多尔根使用的仪仗类型与皇帝相当,均为20种,但每种仪仗类的具体数量略低于皇帝。辅政王的仪仗只有15种,明显不如多尔根-多尔根和皇帝。顺治四年后,如果官员在奏书中称“皇叔父摄政王”为“九王爷”,或者不用全称就丢字漏字,就会被革职。而且“以后凡行礼处,跪拜永远停止”——多尔根再也不用向顺治皇帝行礼了。顺治五年底,多尔贡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成为了皇父摄政王。此外,野史还表示,此时,多尔根公开与小皇帝的母亲大玉儿同居,甚至有人说皇帝命令他们结婚:我很小的时候就是皇帝,安慰占领了中原和南北地区。宫殿内,靠皇太后的教育,宫殿外靠皇父摄政王的支持,能够继承祖先的事业,不半途而废。现在,皇父和皇太后独居无偶,沉默寡欢,皇父刚刚去世,我感到非常内疚。诸王和大臣们一致强烈呼吁父母不应该分居,应该住在一起,我可以定期去拜访。想了想,觉得很满意。兹定于某年某月某日,恭行皇父皇母大婚典礼,请他们同居。希望礼部尽职尽责,不辜负孝道治天下的意图。此致!皇帝下诏让母亲嫁给大臣,如果不是傻子,心里肯定不甘心。后来,多尔根“用仪仗、音乐、卫从的人,都是至高无上的”,也就是说,多尔根不仅拥有实权,而且开始在礼仪排场上与皇帝保持一致。所有的政务,多尔根都不再有谦恭的请示,没有奉皇帝的旨意,而是全部称诏下旨,就像皇帝一样。而且,任人唯亲,任意罢免和提升官员。特别是“不允许诸王、贝勒、贝子、公等人入朝,居然以朝廷为己”,命令上述人每天在自己的王府前等待命令。

同年11月,多尔贡出猎古北口外,还为喀喇城(今承德郊区)建设避暑胜地,实地勘察地形。狩猎时,多尔根患有“风病”(即今天的心脑血管疾病)。不幸的是,他摔倒在马上,摔伤了膝盖。由于治疗不到位,他于12月初9日死于喀喇城,年仅39岁。消息传到京城,举国服丧。当多尔根的棺材被运回时,小皇帝福临亲临东直门外五里相迎。他连续跪了三次,亲自举爵祭奠,痛哭失声。在多尔根死后的第17天,他被尊为“茂德修道广业为安民立政、真诚敬义皇帝做出了贡献”。庙号成宗,葬礼完全按照皇帝的规范办理。顺治八年正月,多尔根夫妇以义皇帝和义皇后的身份享太寺-多尔根死后终于得到了皇帝的名字,但这是多尔根最后的荣耀...然而,随着他的权利逐渐巩固,顺治对多尔根越来越反感。由于皇帝的许多暗示,原多尔根最喜欢的正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站出来揭露了多尔根在棺材里隐藏皇家龙袍作为葬品的罪行,这导致了多尔根的许多罪行。除了上面提到的仪仗、音乐、侍卫、政府等。,形同皇帝,肆意挥霍国家财产;凡政事不奉皇帝的命令,自己处理,以自己的意愿提升官员,以朝廷为己任,使诸王大臣日复一日地等待其政府,还有以下罪行:

首先,当多尔根担任摄政王时,他不让济尔哈朗参加朝政,而是让他的兄弟多铎担任辅政叔王,背叛他忠于辅助年轻皇帝的誓言,傲慢自大,“以皇帝的继承为己功”;第二,把诸王大臣战斗在战场上,杀敌剿寇的功绩都归于自己;第三,把伊尔登、刚林等原本属于黄旗的附属大臣收入白旗;第四,说出“太宗的位置,原来的部门站起来”的傲慢话语;第五,逼死英雄,夺取妻子、牛录属人、财产归己;六是拉拢皇帝侍臣额尔克戴青(太祖抚女巴约特格格的长子)等等。因此,顺治认为多尔根谋逆属实,“神人共愤”,不仅夺取了母亲和妻子的封典,还将多尔根的养子多尔博(原为多尔根的儿子,后继给多尔根)先罚为奴,然后命令其归宗仍为多尔根的儿子。世祖的招数很高。这样一来,多尔根就没有继承人了,他的正白旗就不再由多尔博继承,而是理所当然地属于世祖。再加上皇帝原来的两个黄旗,这就是清关后“上三旗”的由来。

为什么少年天子顺治对死去的摄政王多尔根痛下狠手?

对于多尔根本人来说,世祖不仅撤去了他的帝号,还命人摧毁了多尔根的陵墓,掘墓、鞭尸、砍首示众。也有人说挫骨扬灰。无论如何,生前名气大的多尔根死后的遭遇,真的让人无法忍受。曾经的无尚荣耀完全消失了,只留下一丘蓬蒿的凄凉和孤独。想起宋代张升的话:一带江山如画,风景向秋潇洒。水浸碧天在哪里断了?山季冷光相射。辽屿获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六朝兴废多少,尽入渔樵闲话。望着倚楼层,寒日无言西下。是的,到目前为止,说到多尔琏,对他个人来说,这真的是一个永恒的名字,孤独的背后的事情;对于清朝来说,这是一朵飞云。谁会为成就而战?


为什么少年天子顺治对死去的摄政王多尔根痛下狠手?为什么少年天子顺治对死去的摄政王多尔根痛下狠手?

,,,,,,,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揭秘:为什么明朝将军吴三桂愿意做【三姓家奴】?
  • 《三国演义》中,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说他本姓吕,找个干老子叫丁建阳,后来投靠董卓。又杀了丁建阳。张飞骂吕布时,吕布...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皇太极:最后一次见到爱妃,跑了600英里,累死了6匹马
  • 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两代人中,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庭子女娶了53名蒙古妇女,占已婚妇女总数的87%以上;从公元1617年金天命二...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