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在古代,君臣之礼是极其讲究的。据《明史》记载,英雄死后,他被授予国王称号。陵墓前的神道碑“九英尺高,三英尺宽,六英寸宽”。也就是说,像徐达这样的臣子,墓前的碑只能高3米,而建成后的徐达神道碑显然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怎么了我们知道,徐达 (1332~1385), 开国军事统帅明朝。字天德。郝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汉族。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往归之。从南略定远,取和州。渡江拔攻城取拔寨,均为军锋之冠,后为将军,统兵征战。为左相国拜将军的吴元年。
徐达死后,朱元璋封他为中山王,死于武宁,埋葬钟山之阴,享受太庙、功臣庙,位居第一。徐达死后备极其悲荣。由此可见,朱元璋直到死都非常重视他。因此,有野史认为,朱元璋以“赐蒸鹅”毒死徐达杀害英雄的理论,是一个无法建立的“传说”。通过历史资料,不难知道徐达的墓碑会超过高度,有其深刻的内涵和充分的理由。《明史徐达传》说:“御制神道碑文”,说:这篇碑文是朱元璋亲自写的。既然皇帝自己写碑文,自然不能和普通英雄的墓碑一样对待,有些特别是可以理解的。
徐达墓位于板仓,有一块神道碑、一对石马、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武将、一对文臣。徐达的神道碑上发生了最令人好奇的现象。碑文共28行,有2000多字,记录了徐达的人生成就。然而,不可理解的是,徐达的碑比皇帝的碑高。 据测量,这块碑高8.95米,是明朝功臣墓碑中最大的一块,而位于中山南麓、明孝陵重要组成部分的“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则较短。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位于大金门正北70米处。碑文是朱迪亲自写的,以记录他父亲朱元璋一生的辉煌事迹。当然,对于明朝皇帝来说,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徐达墓神道碑。但碑碑高只有8.78米,比徐达墓神道碑短17厘米。此外,“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成立于永乐十一年。此时,徐达的纪念碑已经确立。臣子的纪念碑怎么能比皇帝的纪念碑高呢?一心要表达孝心的朱迪怎么会犯这样一个“大逆不道”的错误?这个谜团的答案,需要后人多研究和探讨。
为什么徐达的墓碑超过了规定的高度?徐达是怎么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