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北魏名臣元毅:如何为北魏赢得另一个稳定的发展期?

元毅(公元487年至公元520年)是北魏孝文帝的第四个儿子,洛阳人。11岁时,他被称为清河王,深受孝文帝的喜爱。他是北魏著名的政治家。

元毅从小聪明,接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他博览经史子集,颇有文才,宽容宽容,喜怒无形。

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孝文帝去世,王子元恪继位,即宣武帝。元毅被任命为侍中、尚书仆射,年仅14岁。从那以后,元毅开始进入政坛。与此同时,宣武帝重用了他的叔叔高肇,并相信了他。高肇擅权将阻止他的皇室王子和大臣逐一消灭。孝文帝临终前任命的六位辅政大臣都被高肇陷害。此后,高肇主持了政治事务。

高肇之女被立为皇后后后后,高肇是尚书令,地位更加稳定。高肇还将矛头对准宣武帝的两个弟弟元毅和元愉。最后,元愉“不胜其怒”,随后诈骗得到元怡的密信,说高肇要杀帝谋逆,在冀州起兵反叛,但很快就平定下来了。袁毅看到宗室亲王一个个被杀,涉嫌元愉谋反案。他担心自己无法自由。于是他在延昌两年(公元512年)的一次宴会上公开斥责高肇,并提醒宣武帝提防奸臣,不要把一切都交给高肇。

宣武帝死于延昌四年(公元514年),太子元诩登基,即孝明帝。随后,孝明帝杀高肇,以元毅为司徒,胡太后临朝听政。不久,元毅进位太傅,主持门下省事务。胡太后认为元毅是皇帝的亲叔,而且“有才学闻望”,于是委以朝政。袁毅还“尽力匡辅,以天下为己任”。辅政后,北魏出现了“理无滞而不申,贤无隐而不举”的良好局面。

袁毅刚正不阿,也得罪了权臣元叉。领袖元叉是胡太后的姐夫。他和卫将军刘腾一起陷害了元毅。正光六年(公元520年)7月,他们以谋逆罪杀害了元毅。直到孝昌元年(公元525年)4月,元毅的案件才平反。元毅被追赠为太师、将军、都督中外军事。元毅墓位于洛阳北莽山南麓。


北魏名臣元毅:如何为北魏赢得另一个稳定的发展期?北魏名臣元毅:如何为北魏赢得另一个稳定的发展期?

,,

  • 明朝名臣杨博三代显贵 历任皇帝倚其为左右手
  • 一、杨瞻花盆里埋钱 历史上,“杨瞻花盆埋钱”是个有名的诚信故事。 说的是明朝名臣,做过兵部尚书、太子太师杨博的父亲杨瞻,...

  • 清代名吏张作楠免费办学 妻女被要求做纺织筹经费
  • 道光五年,徐州吏民的街谈巷议,多了一则新话题:咱们新任知府张作楠张大人怎么那么不随和呢?下班后,既不参加士绅的宴请,又...

  • 诸葛亮在北魏名士眼中:在军事战略上经常采取下一个策略
  • 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经学家、历史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崔浩。他出生在北方第一世族之家,祖先为官,父亲崔...

  • 三次赴京赶考都落榜:揭开名臣左宗棠的京城岁月
  • 左宗棠一生经历坎坷。年轻时先后三次赴京赶考,却诸多原因,三次落榜,最终他离开京城。1868年,当他以陕甘总督的身份来到京...

  • 为什么张居正成为中国唯一一位顺风顺水的改革家?
  • 说到张居正,人们会立刻想到他在明末实施的改革。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十年来,他一直是明神宗朱...

  • 北魏献文帝死亡之谜:与一个最好的女人脱不掉关系
  • 北魏文明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四位女性之一,她们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自己的时代,为隋唐的统一繁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她开阔的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