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武侠小说《碧血剑》走红的原因。说到明末辽东抗清战争的著名统帅,袁崇焕是世界上第一位。事实上,袁崇焕的导师孙承宗是当时明朝的第一位教练。
孙承宗,字稚绳,河北保定人,明嘉靖42年(公元1563年)出生,从小家境贫寒,常年为富家担任家庭教师。万历三十三年中进士,名列前茅。后来,他成为明光宗朱常洛和明朝朱由校的老师。作为两代帝师,他充满了“儒家”气息。
战争的基础还不错。我的家乡高阳从小就是前线。他年轻时喜欢读兵书,常年在边镇军官家当家教。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他凝聚成了一个充满战略的战略。辽东也不难找到用武之地。自万历47年努尔哈赤崛起辽东以来,明朝连战连败,失去了铁岭、沈阳、辽阳等重要军事城镇。女真铁骑已经接近山海关和大明都城,即将暴露在敌人的铁蹄下。在关键时刻,孙承宗出现了。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孙承宗作为大学士督导蓟辽。当时辽东乱成一锅粥,女真骑兵连战连胜,山海关外失地。然而,孙承宗非凡而敏锐的眼睛发现了辽东问题的关键点——先守后战。
所谓先守,就是先稳定现有领土,站住脚,积蓄力量,等待反击,这是孙承宗当时唯一找到的办法。
找到立即行动,先赶走八里铺荒谬的辽东巡抚王,然后从山海关向北,一步一步,建设锦州、宁远等城镇,形成缓冲区,三线防御位置,成为明朝,八旗骑永远无法克服自然屏障。
建立防线,不要忘记其他事情,组建新军,抚养当地难民,给土地和家园,这是著名的关宁铁骑,战争不动员,不可战胜的钢铁军队,任命将军,滑头毛文龙,暴力的祖先生活,年轻的吴三桂,简单直,每个都被他治愈,都死了,当然,有袁崇焕,后来做出了奇怪的成就,但死于悲剧人物。
经过一番整顿,辽东焕然一新,铸就了一条钢铁防线,保护明朝20年。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成就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
战略愿景,战争指挥也很强大,从宁锦防线开始,女真不断进攻,但被孙承宗打回来,努尔哈赤终于暂停了明朝的进攻,直到天齐四年(公元1624年),孙承宗因魏忠贤迫害,方大举进攻,这次,在袁崇焕和关宁防线的保护下,努尔哈赤自己的生活。
然后魏忠贤倒台,崇祯就位。崇祯两年(公元1629年),女真新领袖皇太极率部绕过宁锦防线突入北京。回北京救援的袁崇焕被冤杀。女真人兵临城下,士兵压力大。崇祯终于想起了在家闲着的孙承宗,迅速命令孙承宗复职。这时,情况极其严峻。女真人占据遵化,永平等。集中精锐部队,对被称为“万万不可战”的女真大军发动反击战。短短几天,四个城市一举收复。历史上被称为遵永大捷,明朝灭顶的灾难终于解决了。
但败北的女真人却没想到,这个他们最强大的对手,竟然在第二年7月就被解决了,以他们最意想不到的方式。
1631年7月,为了继续实施一步一步的战略,孙承宗铸造了大凌河城,皇太极亲带领重兵围困。恶战下,双方相持,而辽东巡抚邱和嘉与孙承宗发生矛盾,却取得了成绩,导致明军惨败。正是孙承宗一生中唯一的失败,给了明朝言官攻击的口头。在唾液的辱骂下,无奈的孙承宗辞职了,满清在辽东失去了他们最大的敌人。
七年后,清军再次绕过关宁防线入侵,攻破孙承宗的家乡高阳。孙承宗带领家人守城,城破被俘。多尔根命令清兵将孙承宗绑在马尾上,拖死他。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和八个侄子死于战争,100多名孙子死于战争。他死于76岁。
然而,在清朝人编修的《明史》中,却给了他至高无上的评价:让专任之,特别足以谨慎封守!
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他是一个伟大的失败者。
孙承宗是怎么死的?揭露明朝第一位帅孙承宗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