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名不副实的名将袁崇焕:行事多错,助后金崛起

袁崇焕虽然处于危险之中,忠诚勇敢,但并不是扭转世界的关键人物。他的存在不能决定明朝的兴衰。凭借他的才华,无论他多么努力,他都无法拯救明朝。相反,他的许多行为实际上帮助了后金。

1629年6月5日,袁崇焕在双岛杀死总兵毛文龙。这对后金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1622年占领东江后,毛文龙经常率部骚扰后金腹地。毛文龙像钉子一样牢牢地牵着后金的尾巴,使其无法远距离、长时间地在外面作战。努尔哈赤在外作战时,毛文龙多次在背后偷袭,被迫提前回师。后金一直希望根除毛文龙,但由于毛文龙驻扎在岛上,后金没有水军,无法登岛作战。后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毛文龙在自己的地盘上撒野。

然而,毛文龙也有贪功、冒薪、不受控制、难以调遣等问题。因此,袁崇焕牺牲了尚方的剑,杀死了毛文龙,并帮助后金拔掉了钉子。没有东江的牵制,后金终于可以长距离作战了。就在毛文龙被杀七天后,皇太极立即宣布“西征”,从而演绎了上面提到的长途攻击,直接抵达首都。皇太极在北京城外烧杀抢掠,给周围人民带来了深远的灾难。

[img]120633[/img]

袁崇焕在这场北京保卫战中的战略思想也很有问题。皇太极在北京郊区到处抢劫,而袁崇焕只是跟着他,既没有全力进攻,也没有部署防守。根据袁崇焕在宁远的作战经验,将敌人引入城市,引诱他攻坚,待他受挫后全力进攻,就能全胜。袁崇焕确实在北京击退了皇太极。然而,这不是宁远,而是北京。皇帝坐在首都,看着袁崇焕和皇太极围成一圈。皇帝会怎么想?更不幸的是,袁崇焕一到北京,皇太极的军队就到了,袁崇焕真的太像带路了。因此,北京几乎所有的人,从朝廷官员到普通人,都认为袁崇焕有问题,这也成为他最终被杀的最直接原因。

@ 袁崇焕的性格也有很大的问题。在守卫边境时,他不讲原则,任意妄为,自私沉重。听话的人会被提拔。不听话的人要么被杀,毛文龙不听话就被杀。用这样一个人拯救危在旦夕的明朝,简直是一个疯狂的梦想。

立场决定评价 在军事才能和战斗力方面,袁崇焕并不比明末著名将领卢象升、曹文诏、孙传庭强;在性格和远见方面,袁崇焕远低于这些人。然而,与其他未知将领相比,历史将袁崇焕视为民族英雄。我们一直认为袁崇焕可以在明末风雨飘摇的时候扭转局面。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理解?有人这样告诉我们,这些人这样告诉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我们能这么想。


名不副实的名将袁崇焕:行事多错,助后金崛起名不副实的名将袁崇焕:行事多错,助后金崛起

,,

  • 盘点: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双枪的名将?
  • 说到双枪,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董平。是的,《水浒传》梁山泊100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术应该不逊于关胜...

  •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的生平事迹介绍 史可法简介
  • 史可法简介 史可法是明末抗清名将,宪之是他的字,道邻是他的号,史可法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历史上对史可法的评价褒贬不一,有...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唐初贞观名将唐俭:曾作为李世民长史平定突厥
  • 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俭(公元579-公元656年)。祖父唐勇任北齐尚书左仆射。父亲唐鉴,隋戎州刺史,与李渊友好,曾同掌卫...

  • 解密:明末皇帝崇祯凌迟处决袁崇焕有什么隐情?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行经法场前,刽子手一刀一刀割肉。可悲的是,沿途的人非常讨厌辽东的鞑靼人,更讨厌汉奸。因此,富裕的家...

  • 为什么一代名将关羽受到这么多人的尊重和爱戴?
  • 虽然三国名将关羽当时成了万人敌,但与历史上的孙武子、韩信、岳飞、戚继光相比还是无法比拟的。关羽缺乏这些人指挥大规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