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7年,朱元璋拜将军徐达为征俘将军,统军25万开始北伐。朱元璋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一年后,大军进入元大都。朱元璋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北伐成功的皇帝。在此之前,孙权、刘裕和宋孝宗都崩溃了。只有朱元璋创造了历史,建立了280年的大明王朝。那么明朝的建立有哪些因素,明军依靠什么来打败曾经不可战胜的蒙古军队呢?
一、朱元璋集团文臣武将俱佳,元顺帝一直是混乱和内斗
朱元璋是中国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他的政治和军事能力甚至超过了汉高祖刘邦,他出生在底层。朱元璋在指挥战斗的过程中,身边的文臣武将都起到了辅助作用,他自己也是一位杰出的将军。这和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很像,没有将军自己也能上。更何况朱元璋身边人才济济,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等文臣武将十分齐全。再加上朱元璋卓越的统筹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人的作用。这是知人善任,这不是任何类型的帝王都能做到的。人造国家灭亡的例子在世界历史上随处可见。朱元璋绝对可以与《沁园春》中的四位大神并列。
相比之下,北方元顺帝的水平差了十几条街。此时此刻,元顺帝已经当了20多年的皇帝,登基初期的干劲早已被岁月消磨干净。后期元顺帝疯狂信任太监,也是朝鲜半岛的太监。除了宦官专权,元顺帝本人也很好色,只有皇后和后妃的数量是元朝最多的。中央政府腐败,地方政府也好不到哪里去。各地军政长官互相争斗,没有估计朱元璋在南方迅速崛起。元顺帝有两个任务,一个是脱脱,一个是王保保。脱离一些反对元顺帝的政策,最终被迫害致死。王保保虽然忠心耿耿,但始终无法得到朝廷的绝对信任。
[img]118301[/img]
二、长期战斗,使明军的战斗力超过了元军
从古至今,军队要想永远保持战斗力,只能用战争。通过战争的洗礼,让刚放下锄头的农民逐渐成为不怕死的战士,这一点非常重要,至今仍不例外。朱元璋的军队是从农民军中锻炼出来的,起初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确实一般。然而,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著名教练的训练,这支军队逐渐成为虎狼之师,可以征服善战。朱元璋的军队已经适合在任何条件下战斗,从陈友谅大战到灭张士诚,再到征方国珍。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绝对是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正是在强大军队的保证下,明军终于完成了北伐的成功。
与明军相比,此时的蒙古铁骑早已不再勇敢。在这个时候,蒙古人已经统治中原近100年了,这么长的时间已经把蒙古军队变成了绵羊。当蒙古军队横扫欧亚欧亚大陆时,无数国家都很害怕。但蒙古军队统治中国后,长时间的太平岁月消磨了他们的斗志。元末,一些蒙古士兵甚至不会骑马。看到明军的第一反应不是冲锋,而是掉头跑。真是风水轮流转,曾几何时蒙古骑兵追击南宋军队也是这一幕。即使蒙古军队敢于战斗,蒙古士兵也不再是明朝士兵的对手,因为他们长期忽视了战斗。
[img]118302[/img]
三、骑兵和火器的使用,让明朝军队如虎添翼
强大的步兵部队可以击败对手,但不能完全摧毁对手。每个强大的王朝都会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汉武帝时期有60多万匹战马,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有40多万匹战马。由于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养马政策,这一原本灾国祸民的政策间接帮助了朱元璋。在朱元璋在南方确定自己的统治后,他根本不缺战马。虽然此时朱元璋拥有的战马数量没有明确记载,但根据明初战争的使用次数,至少有10万匹。再加上勇敢善战的明军士兵和强大到极点的常遇春,元朝军队根本挡不住他们。
常遇春是标准的骑兵将领,而邓愈则是使用火器的高手。明初,火器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早在陈友谅战争中,朱元璋的军队就开始使用大量的火器,如火枪、火炮等。元军仍然相信自己的骑兵冲击战术,这可能是早死。元军冲锋,明军轮流用火器和弓箭迎接;元军撤退,明军骑兵开始追赶。元军打不赢,跑不掉。元朝军队成批被俘,每次都有几万人。在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明朝实现了北伐,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王朝。
朱元璋为何横扫蒙古? 成为北伐唯一成功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