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元朝第一人】许衡:敢称枭雄忽必烈执行汉法

许衡(1209年至1281年),字仲平,被称为鲁斋,被称为“鲁斋先生”。怀州河内人(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元代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嘉定第一年(1208年),他的父亲许通和母亲李氏迁往新郑,以避免金兵之乱。第二年,许衡出生在城市西阳缓里(今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

幼有异质 敏而好学

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原名“阳缓里”。据当地村民介绍,南宋嘉定年间,中原兵荒马乱,人民纷纷离开家乡,四处奔跑。公元1208年,一对姓徐的年轻夫妇从河南省沁阳县逃到“阳缓里”村。第二年,徐家妇生了一个叫仲平的男孩。仲平小时候活泼可爱,聪明聪明,邻居都很喜欢他。仲平五六岁时,喜欢在夏夜纠缠父母讲故事,教他数星星,看天象。仲平特别喜欢天象,传到村里有学问的人那里,大家都说:“这孩子真的很有气场,有点像东汉大科学家张衡。因此,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为了激励仲平,他的父母把他改名为许衡。

许衡从小就与众不同。七岁的时候,我问老师为什么要学习。老师回答说:“考科举。许衡又问:“仅此而已?老师很惊讶。以后每次讲书,许衡都会问到底,以至于老师对父母说:“让郎聪敏过人,我不称职,请不要名师。而去辞馆。就这样换了三位老师。许衡长大后更好学,因家贫无钱买书,常涉百里借书抄书。他曾经在算命先生家里看到一本书来解释《书经》,于是手抄回来仔细阅读。后来逃到了建来山,才得到了王毕注释的《易经》。尽管当时兵荒马乱,许衡还是坚持日读夜思,并且身体力行。由于徐衡努力学习,天赋聪明,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名知识渊博的著名学者。他曾与窦默等人一起讲程毅和朱的理学,并逐渐成名。

[img]117820[/img]

义不食梨 传诵千载“孔融让梨”的故事流芳百世,许衡“义不摘梨”的故事也传诵了近千年。据《元史》记载,一个夏天,许衡路过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口渴得很厉害,突然发现路边有一片梨林,树上的梨长得恰到好处。同龄人争相摘梨解渴。但只有许衡端坐在树下,不为所动。人们吃梨,问许衡为什么不摘而食。答:“非其有而取,不可也。人说:“世乱,这无主。许衡对说:“梨无主,我的心独无主从山东搬到河北,人们看到他有德行,都愿意跟着他。

动乱平定后,许衡从聊城姚枢那里获得了落程氏和新安朱氏书,受益匪浅。很快就住在苏门山(今新乡惠县百泉),与姚枢、窦默交流,学习知识。所有的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食品、水利等,都以传播道德为己任。曾对人说:“天下不能一天没有纲常。假如政府不承担这样的责任,那我们就要承担。”

因此,所有的婚丧嫁娶都必须按照礼仪引导邻居,人们竞相学习。家境贫寒,自食其力,小米熟了就吃,小米不熟的时候就吃糠核菜茄,泰然处之,读书的声音像金石一样传出窗外。有了余钱,就分给族人和贫困学生。别人有礼物,即使一分钱都没有不义之财,也绝不接受。姚枢被招进首都,把雪斋交给许衡居住,许衡拒绝接受,命令留守者自找住处。院子里的水果熟透地掉下来,孩子们从那里看不到斜视,甚至他的家人也教会了这样。

忽必烈 五请许衡出山

中统元年(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帝位于开平,召许衡北上授国子祭酒。中国学没有立,只是空名,很快就辞职回家了。

三年后,复应召入朝,因病滞居燕京,至元年(1264年)辞退。

元二年,忽必烈以朝代中文臣称赞许衡才学,下诏再召。许衡闻命即赴,任中书省议事。

三年来,召至上都访问政事,因演奏《时务五事》而提出“立国必行汉法,为政必因先王之道”,获得世族奖励和采纳。

四年,告病还。不久,复召入,参与议定朝仪和内外官制,多“尊用汉法”。

七年后,他授中书左成。当时,忽必烈急于财用。儒家思想和政治理论大多是不合意的。他专门从事信用平章政治事务,使领尚书省六部事,总理全国民政财富。徐衡劾了阿合马的专权,但他没有听,所以他要求辞职。

八年来,改授集贤大学士、国子祭酒,使主教育;许衡弟子王梓、刘季伟等12人来京城陪读,为斋长。还用小学、四本书和《大学直解》、《中庸直解》、《大学要略》、《编年歌括》、《千言万语》等教材亲自授课,让蒙古弟子学习古书、礼仪和算术,让他们知道“三纲五常是人生之道”,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其中很多人后来“成为一代名臣”。但权臣以学校非急务,读书为无用,不及时提供国学糠膳,众多学生离开。十年来,许衡知很难有所作为,辞归怀州。

十三年后,再次召到大都,命与王迅、郭守敬商定历法,仍授集贤大学士、国子祭酒,领太史院事。许衡和郭守敬开发了仪象圭表,在全国设立了27个观测台。经过几年的实际观察,新历编成于17年(1230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改革。皇帝称之为授时历,并授予世界。《教时历》定年为365.2425日,距离地球绕太阳周期只有26秒,与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世颁布的当代世界上流行的《格里高利历》一致,但比它早300年。

17年6月(1280年),授时历成,许衡因病要求告老归乡,次年去世,享年73岁,埋在祖籍(今焦作中站区李封村)。大德元年(1297年),死文正。至大二(1309年),封魏国公。仁宗下诏,皇庆二年(1313年)孔子庙廷。延佑元年(1314年),仁宗下诏在京兆设立书院,提供土地满足费用,称为“鲁斋书院”。

新郑市志办金录说:“徐衡一生都喜欢从事教育。在他27年的仕途生活中,他刚直不阿,不附权势。他八次被诏入朝当官,八次辞回家乡(忽必烈继位后五进五出)。

古代以后,许衡被后人称为“元朝一人”。

听说徐衡和世长辞,新郑“阳缓里”的男女老少都很难过,哭了三天三夜。为了纪念徐衡,“阳缓里”的村民们把村名改成了徐岗村。后来,村民们还为徐衡设立了“徐鲁斋故里”纪念碑。


【元朝第一人】许衡:敢称枭雄忽必烈执行汉法【元朝第一人】许衡:敢称枭雄忽必烈执行汉法

,,,

  • 谁是揭秘史上嫁得最远的公主?等待国王死亡
  • 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外国人,马可波罗可谓榜上有名,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举世闻名。这位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

  • 元定宗为何要驳斥罗马教皇?他又是怎样驳斥的
  • 贵由登基时。参加登基大典的人中还有一位意大利方济各会教士柏郎嘉宾。 原来,蒙古军的大规模西征,震惊了整个欧洲。 公元124...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世界征服者 纵横欧亚大陆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利可图的事业,不是创造企业,而是建立帝国。如果时间倒流,我们在1170年的漠北草原上遇...

  • 忽必烈是怎样打造以香都为中心的世界性帝国的
  • 在使蒙元王朝和大汗本人引起西方世界的关注方面,谁也没有威尼斯旅行家、尼柯罗的儿子马可·波罗做得更出色,根据他那部在热那...

  • 完颜永济是第几任皇帝?他与成吉思汗交过手没
  • 完颜永济生年不详,又字兴胜,民族大金,去世时间是1213年9月11日。1208年12月29日至1213年9月11日的五年时间里担任大金朝第...

  • 为什么说是地震帮助成吉思汗攻灭了西夏王朝
  • 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史称“西夏”,都城为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