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唐明皇要重演历史:分封的节奏使其成为诸侯

马克思所谓的“封建社会”,以“封建”的名义,是西欧历史上以农奴为主要生产力的政治制度。但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封建政体只是先秦三代的时代潮流。随着中央集权“统一”思想的蓬勃发展,汉代以后的分封大多只是经济上的奖励。诸侯王既没有管辖权,也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甚至没有“虚封”。但这里也有一个例外,唐代的藩镇制度就是在中国不那么封建的“封建社会”背景下,封建土建国格局再次上演。

说到藩镇,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安史之乱。诚然,作为少数民族将军,安禄山几乎可以在瞬间推翻李唐朝的繁荣。这当然不仅是他个人斗争的结果,也是他与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恩怨纠葛。更重要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藩镇制度不仅是唐帝国巩固边防、向外扩张的有力措施,也是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我们说唐朝“建立”了藩镇制度,所以当时“藩镇”的玩法是一件新事?不,它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藩”字的本义是住宅周围的围栏,其目的是保护业主的土地财产安全;“镇”的本义是压东西的重物,其存在的意义是保证压东西的坚固稳定。从王国层面来看,“藩”是天子领地的边疆,“镇”是军事力量的统治,这是周朝封土建国的本质。

虽然“普天之下,是王土”,大周朝真正的周国,也就是天子的领地“王畿”,只是陕西中部“邦畿千里”的一块土地,不如今天的一个省。周朝幅员辽阔,被称为“普天下”,就是把各行各业的诸侯领土算作“王土”,他们占有这些土地的合法性来自皇室的册封。然而,这些大大小小的王子几乎对封地享有绝对的统治权:一是世袭无用,可以自行向下分封;二是充分掌握领土的军政权力,自行管理和使用税收和兵役。可以说,封国是否是周朝的实际领土,完全取决于当地诸侯是否信守对天子的承诺——要么作为附庸守卫首都,要么不镇叛周朝自力更生。

[img]116918[/img]

《左传·西公二十四年》记载:“昔周公吊二叔不咸,封建亲戚,以番屏周
。管、蔡两位王子原本从周武王那里收封,作为“三监”之二防卫殷商的后裔,保护王室的安全,保护王朝的统治。然而,年轻的周成王继位后,两位王叔趁政局不稳联合殷人发动叛变,最终被另一位王叔周公旦镇压。为了巩固侄子的世界,周公吸取了以往的教训,不再相信自己不同姓氏的贵族(周朝本人以“藩镇”诸侯的身份推翻了商朝)。他先后建设了71块领土,并将其分配给武王的15个兄弟和16个英雄,让他们作为栅栏来照顾周王室。

回到唐代,藩镇制度的建立并不是形式上的封土建国,但随着中央政府授予地方权力的逐步扩大,藩镇也接近周朝分封诸侯的实际情况。在玄宗的统治下,唐帝国积极开拓领土,邻近的几个民族势力想要侵占中国。边境地区的军事压力很大,当地将领需要掌握更高的自主权,以便随时处理可能的战争和动乱,而无需向中央政府请示。对于皇帝来说,巩固边境更多的是为了王朝腹地的安全,但他们不能给大陆造成太大的经济负担。他们只是把军政权力交给地方官员,让他们尽可能自给自足。所谓“节度使”,就是“持双节(军政两种授权)调度”。

起初,作为一名地方官员,节度使的权力再大,也不过是皇帝的家奴,算不得分封诸侯。但很快,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皇帝无法控制这些封疆官员。为了平叛,唐廷设立了更多的藩镇。战后,他们成为军阀,成立了幕府,分别与朝廷讨价还价,甚至出现了私人世袭的节度现象。附庸天子,名义上是附庸天子,本质上是外姓甚至少数民族领主的力量,其独立性可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封国相媲美。


为什么唐明皇要重演历史:分封的节奏使其成为诸侯为什么唐明皇要重演历史:分封的节奏使其成为诸侯

,,,,,

  • 李世民徐惠妃:她是历史上唯一赢得武则天的女人!
  • 最近,《武媚娘传奇》正在播出,各种话题源源不断。不过,发现很多武则天的电视剧,都有类似的情节——武则天,不,那时还不...

  • 李治和武则天 武则天是怎样三招搞定李治的?
  • 李志和武则天:唐高宗李志,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和第三个儿子。一次偶然的机会继承了大统。作为一个守成之君,客观地说,...

  • 揭秘武则天的情诗《如意娘》是谁写的?
  • 《如意娘》是武则天最著名的一首诗。她是为谁写的?是情诗还是艳诗?一直有争议。有人说是写给唐高宗李治的,所以是情诗;也...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代武则天宰相苏的味道:为什么绰号【模棱宰相】?
  •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都是李,行歌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楼不...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