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来谈谈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帝。他3岁封存,12岁登基,14岁生子,18岁禅宗,23岁暴风雨。事实上,他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皇帝,但他身体不合时宜。只有太后太坚强了,逼死了小皇帝!
这位皇帝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当时的太后是著名的冯太后。这位太后手段很硬,也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主人。然而,她的行为有时太恶毒,令人不寒而栗。
以最年轻的太上皇帝为例,皇帝杀了她的男宠,被废除了。故事发生在皇兴四年(470年)10月。拓跋弘反感冯太后在后宫的淫乱,于是因为某种原因杀死了他最喜欢的李毅。
李毅的死瞬间激化了拓跋弘与冯太后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愤怒的冯太后威胁要废除拓跋弘。为了逃避和保护自己,平日对黄老之学和佛经义理学习深刻的拓跋弘一度看透了红尘,心灰意懒,被迫决定主动冥想。
事实上,在这个时候,皇帝的禅宗一方面是由于冯太后的压力,另一方面,他确实看透了凡人的世界。他更喜欢学习佛教。最初,如果皇帝这样做,他会过上美好的生活,但冯太后仍然太残忍,所以皇帝不得不再次与冯太后搏斗,最终惨死。
[img]116203[/img]
这是怎么回事?当时文帝拓跋弘禅位时,他留下的儿子孝文帝还很小,无法掌握政治事务。冯太后开始当政。事实上,如果冯太后当政,就没有大问题了。关键是冯太后把孝文帝关在一个小黑房子里三天三夜,不吃不喝。
这段经历几乎让小孝文帝死了,这只是文献皇帝拓跋弘看到的眼睛,所以他开始与冯太后竞争,做了很多政策,到处打仗,但冯太后怎么能容忍这样的人的存在呢?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对他的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不是吗?
延兴二年(公元472年)2月,太上帝文帝军装出京,带领将军们在北郊击退柔然进攻;11月,文帝骑上战马征服柔然,杀到漠南,逼柔然后撤了几千里。
此时,皇帝文帝还颁布了一项法令,要求工商杂伎一律务农,禁止滥杀牲畜,保护农业生产,提拔克己奉公的牧业守卫,严惩贪婪残忍的官员。
延兴四年(474年)六月,献文帝再次下令:一切案件都要依法办事,以事实为依据,谨慎处罚。
由此可见,太上皇真的没有放弃自己的权利。太上皇虽然是太上皇,但还是带兵打仗,颁布法律。可惜姜还是老辣。
在承明元年6月辛未日(476年7月20日),拓跋弘在永安殿离奇死亡,年仅23岁。这个地方有争议。有人说太上皇是因病去世的,也有人说冯太后毒死了。
更倾向于后者,一个原因是文献皇帝相对年轻,说什么疾病立即死亡,这有点牵强,我们不能说什么天花和其他疾病,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是生命!
第二个原因是,从以上经验来看,文献皇帝拓跋弘确实是一位非常能干的皇帝,这确实阻碍了冯太后的道路。冯太后有可能杀人。
可惜这个小皇帝被冯太后杀了。然而,伟大的孝文帝并没有诞生。有利有弊。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明天见!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拓跋弘只是因为杀了太后的男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