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被贬到23年,处于逆境中,但有才华的人知道自己的生活,微笑着看待自己的生活;他是朝廷流放的浪子,但也是时代高亢的歌手;他以自己傲慢的忧患精神,表达了迎接痛苦、超越痛苦的感觉;他以豁达的心胸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创作了一首讽刺权贵的诗,展现了自己的铮铮风格。他就是刘禹锡。
[img]115805[/img]
(图)刘禹锡(772-842)字梦,洛阳人
唐贞元21年(805年)8月,持续了半年多,被视为昙花一现的“永贞创新”失败。随后,新继位的唐宪宗对参与创新的朝廷官员进行了拉网打击。就这样,厄运来到了刘禹锡的头上。
9月13日,当时是屯田外郎的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广东省西北部)刺史。11月,刘禹锡等人贬得太轻。于是,11月14日,刘禹锡再次被贬为朗州(湖南常德)司马。刘禹锡34岁。
但刘禹锡骨子里有一种不屈不挠的力量,一种豁达的乐观。“我是山东人,生活多么慷慨。”、“这个年轻人很有野心,信仰也不从时代开始。”朝廷可以贬低他的官职,但不能贬低他的才华;他可以流放数千英里,但广阔的道路不能磨掉他坚定而高尚的个性。在朗州期间,他以诗歌为伴侣,以文学为朋友。《新唐书·刘禹锡传记》记载,“禹锡在朗州十年,只有文章才能培养气质。”
[img]115806[/img]
刘禹锡常常在困境中表现出豁达的心态。他说:“浮生谁到百年,突然衰落。富贵穷愁,其实常分,胡为哀叹?“在他眼里,悲欢离合,荣辱起伏,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用太难过。虽然他在一个偏远的地方,但他并不悲观和沮丧。相反,他爆发出一种汹涌的生命活力和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定而高尚的人格内涵。他站在朗州的大地上,唱道:“自古以来,每逢秋悲寂寞,我说秋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便将诗情带到碧霄。”
刘禹锡在朗州已经去了十年了。在此期间,他一边唱诗作文,一边乐观地等待机会,“故态回归,宝心再次崛起。也就是说,如果你最终使用它,你会为什么感到羞耻?有时候我觉得很无聊,盯着它看。”44岁时,他终于有机会回到长安。
刘禹锡在元和十年(815年)被召回首都。
按理说,经过十年的磨练,一个贬级官员一定会变得谨慎,懂得随波逐流,懂得老成持重。但刚刚不屈的刘禹锡却不这样,他就是不喜欢那些靠阿谀奉承后来居上的朝廷新贵。在长安玄都看花后,他写了一首诗《元和十年从朗州到京,戏送花君子》,诗中说:“紫陌红尘拂面,无人不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刘郎去后栽。”
在刘禹锡看来,那些依靠机会主义和炎症趋势在政治上变得越来越骄傲的新贵,只是十年前被排除在外后才得到提拔。这首诗一出来,刘禹锡就立刻受到了打击和报复。
815年,刚到长安的刘禹锡,因看花诗《嘲讽刺,执政不愉快》再次被贬,播放了贵州(贵州遵义)刺史。由于帝国历史上程裴度的求情,他改变了连州(广东省西北部)的刺史,后来任命了贵州(四川省)、和州(今属安徽省)刺史,这一去,又是漫长的13年。其中,连州5年,奎州5年,和州3年。
[img]115807[/img]
(图)《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608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
但再次被贬的刘禹锡依然豁达乐观,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壮丽的诗歌抗争命运。时间的洗礼,岁月的磨练,为他成为文学大师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形成了他不屈不挠的战斗性格。他一边观察民情,勤廉守政,一边唱“石坚不老,水流不腐”等诗,一边鼓励自己,而千古传诵的《陋室铭》则是任和州刺史时期。刘禹锡依然以高贵傲慢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走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斯是陋室,只有我的德心”。
23年的贬值生活太长,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但刘禹锡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虽然他经历了“巴山楚水荒凉,23年被抛弃”,但他仍然乐观向上。“沉船边上千帆经过,病树前万木春。”这种豁达的思想,让人肃然起敬。
827年,在外贬23年的刘禹锡再次被召回京城,作为主客郎,时年56岁。
刘禹锡到京师后,于828年3月再次来到长安玄都观。想到14年前因为在这里写诗而被权贵诽谤贬低,诗人热血沸腾,无法控制自己,他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他的诗说:“百亩庭中半是苔藓,桃花盛开。桃道士在哪里?刘郎今以前又来了。”
刘禹锡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让人们知道重写这首诗的过程,还在这首诗的前面写了一个小序列。文云:“余贞元二十一年是屯田员外郎时,这种观点没有花。年出牧连州,寻贬郎州司马。居十年,召到京师。每个人都说,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然后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只有兔葵、燕麦在春风耳中动摇。因为再题28字,以后再游。”
[img]115808[/img]
(图)刘禹锡雕像
经过多年的贬值,刘禹锡依然重提旧事,就是用诗歌和文字向权贵宣战,用嘲讽的语气表达对政敌的蔑视,被反复报复后永远不会屈服妥协。“刘郎今前又来了”展现了他的不屈和乐观;“后游”就是准备再次被贬,再次写诗。它的政治性格令人钦佩。
有人说你死不悔改,其实是天性难移;有人说你执迷不悟,其实是毅力。刘禹锡就像大海的波浪,无数次被礁石击碎,无数次扑向礁石。
刘禹锡,你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壮丽的诗篇,还有逆境生活的铮铮风格。
刘禹锡:朝廷流放的浪子 又是时代高亢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