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史上“实力派”和“勇战派”的代表人物项羽,万夫不当之勇。与汉高祖刘邦相比,更多人认为项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的确,项羽出身名门,雄心勃勃,24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然而,正是这样一位英雄豪杰,在30岁的时候,被迫自杀乌江。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壮志难酬,英雄末路?答案是现在很时尚的两个字:作秀。项羽太喜欢表演了,别人称他为英雄,他到处都想成为英雄,不惜一切代价“展示”自己,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结果。项羽之前的成功和后来的失败与他喜欢表演的习惯密不可分。
真正让项羽出名的是巨鹿之战。在巨鹿之战中,楚军和秦军的数量差别很大。此外,楚军缺衣少粮,士气低落。副将军项羽立即决定杀死将军宋毅,命令士兵凿下沉渡河用的船,打破吃饭用的铁锅,只带三天干粮。士兵们都以生命相抵,士气高涨。6万楚军击败了秦国20万军队,项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名。项羽出色的军事才能无疑是必须肯定的,但为什么不让士兵们破釜沉舟呢?但这场秀,是为自己的士兵们展示的,是为了告诉士兵们,这场战斗只能赢不能输,要么赢要么死。这一秀成就了项羽,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振奋了军心,@ 下一场胜利一气呵成,也成就了项羽英雄的美名,也因此形成了作秀的“路径依赖”。历史上著名的两场秀,入关咸阳和鸿门宴,直接导致楚汉项羽失败。
刘邦项羽同意先入咸阳的人为王。刘邦率先进入海关。他不仅没有骚扰人民,甚至连关中的美女和财宝都没有动分。处于弱势地位的刘邦也用这种方式表演,向项羽展示他的忠诚,向世界展示他的仁义。项羽处于强势地位,就是要表现出他主宰一切的霸王精神。入关后,据说他先烧了阿房宫,然后杀了秦王子婴。最后,他疯狂地屠杀了普通人。这个“项王”真的很吓人。失去人心的人失去了世界。项羽的“入关三部曲”让他突然失去了人心。楚汉之争的胜负可能从此注定。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项羽无非是在秀,想告诉全世界的人,大英雄项羽已经入关,每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屈服。你的孩子以前没有拒绝接受,对我做对吗?不是关中人不希望我入关吗?我杀了你,烧了你的宫殿,看谁敢反对我?这场血腥的“秀”的目的是告诉世界项王有多强大,对他们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反抗者会死。相形之下,刘邦其实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实力派”,项羽过于注重表面效果,最多算是“偶像派”。
[img]115300[/img]
鸿门宴原本是一场“大秀”,导演兼主演范增、张良,主演项羽、刘邦、樊迅、项庄。其实项羽需要做的就是坐在那里喝酒吃肉,下一个命令就结束了。导演范增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刘邦送上门。然而,项羽连最简单的戏都演不好。相反,刘邦对项羽表现得很尊重,根本看不出谋反之心,堪称绝对的“演技派”。宴会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范增多次使项羽眼色,只要他下令就能杀死刘邦的小命,但他却迟迟拒绝下令。为什么?看到刘邦这么谦虚,没有谋反的迹象,他听不懂曹无伤和范增的一面之词,杀了功臣,毁了他的英名。这个时候项羽想到的不是摆脱对手,而是如何把自己的英雄秀做到最后。他不能被世界嘲笑。我不够英雄。颇有心机的刘邦早就看透了项羽作为英雄秀的弱点,你要面子我图实惠,悄悄溜走了上厕所的小路。项羽的英雄秀,成全了刘邦,气得范增吹胡子瞪眼,不久便一命呜呜。
最可悲的是,项羽直到死都在表演,他仍然想成为一个完美的偶像。被围着,四面楚歌,项羽起身喝酒唱歌:“力拔山兮气,时不利兮兮不死。“敌人已经处于军队的压力之中,这位英雄仍然感到悲伤!被汉军重重围困,自知再也没有机会逃脱,他依然不忘作秀,他对身边的骑兵说:“我要为你们杀死对方。果然冲向敌群,杀死了汉军将军。但这除了证明他的匹夫勇敢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呢?最后被迫退到乌江,乌江亭长来接他,仍然愿意支持他东山再起。不过项羽想的是,我这样落魄有什么颜面再见江东父老啊,还不如堂堂正正地死去让人尊敬。为了大英雄的尊严和“霸王”的荣誉,他毅然选择战死战场,怕妻子为了自己的荣誉落入敌人,先杀了于姬,让她“被英雄”一次。这时他大为感叹:“天亡我,非战之罪,我怎么渡?“我以为上帝想让他死,可见他死不懂,不知道自己的失败。他太喜欢表达自己,太喜欢勇敢,太注重表现自豪和世界第一牛气,太在乎所谓“大英雄”的尊严和荣誉。总之,我太喜欢做英雄秀了。
回顾项羽短短30年的生命,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如果他不那么喜欢英雄秀,不那么任性,他就不会滥杀无辜,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女人的仁慈”,宁愿拔剑自杀,也不愿寻求东山再起,那么楚汉之间的斗争一定是另一种情况。"生为人杰,死也是鬼雄。到目前为止,我一直在想项羽,拒绝过江东。“李清照的这首诗,是欣赏他天下第一牛的英雄气概,还是感叹他作为英雄秀的死亡?是感叹他可敬,还是感叹他可悲?我总觉得是后者,总觉得是在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作秀可以杀人。
项羽被英雄秀打败了?被重军围困后,他还在玩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