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解密:元世祖忽必烈为什么选择将首都迁往大都?

中国30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文明中外的古都,其中最著名的六座古城被合称为“六大古都”。其中就包括现在的北京城。

其实北京城虽然历史悠久,早在周朝时北京地区便建有蓟城,但是其真正作为一个全国性政权的都城,则是到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此后明、清两朝也都由于种种原因建都于此。

成吉思汗在位统一蒙古各部落后,在很长时间里,蒙古是没有固定的都城的。直到成吉思汗去世,他的儿子窝阔台汗继位后,1235年,才在和林建都(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1260年,蒙哥汗去世,忽必烈在开平府(今内蒙古多伦附近)继位。1272年,
在原金中都城东北筑起新城,称为大都,成为元朝的都城。那么作为蒙古人的忽必烈为什么远离大本营,建都大都呢?

@ 这与忽必烈自身有一定的关系,早在蒙哥汗在位时,忽必烈就经营漠南地区,他重用汉臣,实行汉制,培植了大量的汉族势力。而且,忽必烈在继位过程中,也经历波折,在蒙哥去世时,忽必烈在南方率军对南宋作战,和林众臣密谋拥立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为汗,忽必烈急忙赶回开平继位,这才保住大汗之位。不过也由此可见,忽必烈并没有得到蒙古贵族的支持,实际上,蒙古大汗历来需要展开库里台大会推举产生,而由于三大汗国的抵制,忽必烈的继位并没有召开库里台大会,的他汗位多少有些根基不稳,因此迁都于大都,有利于少受蒙古贵族反对派的掣肘,摆脱他们的控制。

解密:元世祖忽必烈为什么选择将首都迁往大都?

@ 元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的大一统帝国,立都大都便于对全国进行统治,忽必烈立都时,尚未灭亡南宋,而金刚刚被灭不久,金地蒙元的统治并不稳固,为了防止金地复乱,坐镇大都就近统治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迁都大都对于忽必烈南取南宋也很有好处,将都城从草原迁到大都。迁都大都一方面可以安抚和统治辽、金等故地,另一方面,对于攻打南宋的调兵遣将、后勤补给等都有好处。

@ 大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都所处之地十分特殊,北面是绵延千里的重山关口,南面则是一马平川的千里平原。大都所处的燕云地区历来是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前沿重地,而北方游牧民族想要进取中原,燕云又是必争之地。因此,燕云地区堪称是扼住中原与塞外的咽喉之地,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元朝在此,即可南控中原,又可北扼塞外。一旦南方有变,还可直接逃到塞外。可谓是可攻可守的上选之地。在忽必烈还未称帝之前,就有大臣向他进言说燕云“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因此,忽必烈迁都大都一事,是经过深思熟虑和长久准备的。

那么为什么之前的王朝如汉、唐、宋都没有选择燕云地区作为都城了?这个其实很好理解,中原王朝的统治中心都在中原地区,按照一般天子居中而受四方朝觐的传统,长安、洛阳才是理想的选择,而且,中原王朝统治期间,燕云地区一般都会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滋扰,战事频繁,肯定不适合作为一国的都城。但是对于元来说,由于元朝疆域广阔,在北面一直到库页岛和西伯利亚地区,因此,对于元来说,大都反而刚好是它的中心了。

明朝之后来定都北京,则是由于明成祖朱棣的封地就在北京,因此为了稳固他的统治,才迁都北京。

至于清朝,也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王朝,他们建都北京跟元朝的原因也差不多,说到底,他们总还是觉得有一天,他们会被汉人赶走,那样在北京,肯定更容易跑一些…当然令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居然在这片土地上,成功统治了两百多年。


解密:元世祖忽必烈为什么选择将首都迁往大都?解密:元世祖忽必烈为什么选择将首都迁往大都?

,,,

  • 谁是揭秘史上嫁得最远的公主?等待国王死亡
  • 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外国人,马可波罗可谓榜上有名,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举世闻名。这位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

  • 元定宗为何要驳斥罗马教皇?他又是怎样驳斥的
  • 贵由登基时。参加登基大典的人中还有一位意大利方济各会教士柏郎嘉宾。 原来,蒙古军的大规模西征,震惊了整个欧洲。 公元124...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世界征服者 纵横欧亚大陆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利可图的事业,不是创造企业,而是建立帝国。如果时间倒流,我们在1170年的漠北草原上遇...

  • 忽必烈是怎样打造以香都为中心的世界性帝国的
  • 在使蒙元王朝和大汗本人引起西方世界的关注方面,谁也没有威尼斯旅行家、尼柯罗的儿子马可·波罗做得更出色,根据他那部在热那...

  • 完颜永济是第几任皇帝?他与成吉思汗交过手没
  • 完颜永济生年不详,又字兴胜,民族大金,去世时间是1213年9月11日。1208年12月29日至1213年9月11日的五年时间里担任大金朝第...

  • 为什么说是地震帮助成吉思汗攻灭了西夏王朝
  • 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史称“西夏”,都城为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