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孙奇为忘母[倚庐六载] 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孙奇逢是明末清初理学家,晚年在河南辉县夏峰村讲学20余年,世称夏峰先生。他与李颙、黄宗羲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也有自己的见解。

孙奇逢的教育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贤人”。他在《孝友堂家训》中说,从古到今,历朝历代,有名望有地位的读书人都把家庭德育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家中子孙倘若品行出了问题,门第的高贵、家庭的富有反而会增加他的过错;家中子孙假如能够自立自强,家境贫寒、地位低下反而会磨练他的意志,坚定升华他的气节。他认为,孩子从小就应该引导他们看淡功名利禄,不慕荣华富贵,安于清贫,信守本分,坚守正道,这样才可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家庭中培养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哪怕是“守本分的平民”也比培养几个厚才薄德“丧元气的进士”成功,子孙都能堂堂正正就是家族的荣光。当然,德才兼备不是想到就能办到的,还跟家庭的环境氛围有关,跟家中父兄的道德人品相关。

孙奇为忘母[倚庐六载] 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孔子说:“不学礼,何以立?”因此,就教育内容来说,孙奇逢较重“礼”。在他看来,居家孝、宽待人很重要。

百善孝为先。孙奇逢分析,当下好多子女对父母尽孝做得很不够,常常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以为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服穿就足够了。其实从精神层面上关心父母,让父母心情舒畅更为重要。孙奇逢本人就是孝子。他22岁那年正踌躇满志赴京应试,不料途中突闻噩耗,父亲过世,他立刻放弃科考回家,在父亲的墓室旁边搭了间小茅屋为父亲守丧3年。3年满孝,母亲又辞世了,他又为母亲服丧3年。“倚庐六载”,乡亲们提及这事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人和百事顺。他谆谆告诫子孙,跟人交往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至于别人对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就没计较的必要了。再说,别人对你苛刻也并非坏事,否则你们怎么能够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呢?

细细想来,孙奇逢的家教思想在今日仍值得借鉴。


孙奇为忘母[倚庐六载] 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孙奇为忘母[倚庐六载] 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

  • 曾参出妻岂能算[孝]?实质上是大男子主义严重
  • 关于《孝经》作者的说法很多。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说,乃为曾参所作:“孔子以为(曾参)能通孝道,故授之业。(曾参)作《...

  • 解密:明末皇帝崇祯凌迟处决袁崇焕有什么隐情?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行经法场前,刽子手一刀一刀割肉。可悲的是,沿途的人非常讨厌辽东的鞑靼人,更讨厌汉奸。因此,富裕的家...

  • 悲剧孔子:人生三大不幸被妻子抛弃?
  • 妻子齐官和孔子一起受苦多年。当她对孔子青云直立的信念终于破灭时,她无法生活在这种艰难的日子里,所以她最终选择了离开。...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

  • 打工仔孟子找工记:年薪减少了90%,愤怒地辞职了
  • 在历史上,孔子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他的间接后裔孟可也梦想着与他的祖父孔子一样,在国家之间徘徊,想找到一个理想...

  • 解密:为什么平西王吴三桂让儿媳建宁公主守寡30年?
  • 2013年4月13日,康熙命令处决吴应熊及其儿子吴世林。吴三桂的叛乱使他的儿子和孙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并将他的儿媳推向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