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朝大将袁崇焕做了什么使崇祯帝有了杀人之心

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生于明万历十二年,明朝著名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万历四十七年考中进士,被封为邵武知县,开始步入仕途。

袁崇焕自幼胸怀大志,关注边疆战士,他熟读兵书,精通兵略,希望将来能在边疆为国尽忠效力,明朝末年后金势力日益强大,屡屡派兵入侵中原,明王朝受到严重的生存威胁,袁崇焕被委以抗击后金重任。

天启二年,袁崇焕进京朝见,御史候恂奏请朝廷,举荐袁崇焕,他的雄心壮志皇帝早有耳闻,倍加赞赏,破格提升他为兵部主事。

他单骑出山海关,对军事形势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战况,回京后,自请守辽,筑宁远等城,以后多次击退后金的进攻,天启六年获宁远大捷,致使努尔哈赤受伤而死,狠狠打击了后金的嚣张气焰,为保明朝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后金皇太极认为“袁崇焕不去,则明事未可图也”。

历来人们都认为,因崇祯帝听信阉党谗言,中了后金的反间计,以为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故意引后金兵进围北京,下令逮捕袁崇焕,并与1630年将其斩杀,暴尸于市,兄弟妻子也被牵连,流放到千里之外的边远身份。

明朝大将袁崇焕做了什么使崇祯帝有了杀人之心

原本以为除掉了“通敌叛国”的袁崇焕,城门外驻扎的数万金兵就会撤退,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失掉了一位忠君爱国,能征善战的将领。

开始时,后金军在关外两次被袁崇焕的大军击败,崇祯二年,皇太极率兵南征,这次他避开了袁崇焕守卫的宁远、锦州,取道内蒙古,由喜峰口入关,直奔北京,袁崇焕听说,火速救援,皇太极一方面感叹袁崇焕用兵神速,一方面暗自高兴袁崇焕已经中计。

就在袁崇焕将军队驻扎广渠门外稍作休整时,皇太极已派人在京城中散布谣言,说是袁崇焕有意引兵入关,欲为城下之盟,崇祯帝听到谣言后疑心大起,皇太极恰在此时巧妙施展了”反间计”。

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先是(后金)获明太监二人,监守之,至是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遵上密计,坐近二太监,故作耳语云:‘今日撤兵,计也,顷上车骑向敌,有二人来见,语良久乃去,意袁巡抚有密约,事可立就矣。’时杨太监者,详卧窃听,庚戌,纵之归。”杨太监急忙将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之事上报了崇祯帝,崇祯帝深信不疑,“遂执袁崇焕入城,砾之。”

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袁崇焕被杀并非是中计误杀,而是蓄意杀害,崇祯帝担心袁崇焕及东林党人妨碍其皇权专制,明朝的时候,太监专权,崇祯帝继位后想革除阉党,起用东林党,但是当阉党势力对皇权威胁减弱时,崇祯帝又着力削弱大臣势力,从依靠东林党回归到依靠阉党群小。

明朝大将袁崇焕做了什么使崇祯帝有了杀人之心

袁崇焕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阉党余孽倾陷的对象的,开始,袁崇焕杀了明朝辽东悍将毛文龙,先斩后奏,就是一大不慎,埋下了隐患,崇祯帝“骤闻,意殊骇”。

明清史学家谈迁说,袁崇焕擅杀毛文龙,“适自杀也”,崇祯帝杀袁崇焕之心正是由此而起的。

有史实表明,反间计、诬告皆瞒不过崇祯帝,从袁崇焕被捕入狱到被杀有八九个月之久,有充裕的时间让崇祯帝明辨是非,都不足以致袁崇焕于死地,反间计只促成崇祯帝逮捕袁崇焕下狱,而杀袁崇焕的动因乃是维护专制皇权。


明朝大将袁崇焕做了什么使崇祯帝有了杀人之心明朝大将袁崇焕做了什么使崇祯帝有了杀人之心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