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作为第一谋士的刘伯温 为何却斗不过朱元璋?

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的那些事,鉴于之前说了那么多的明朝皇帝了,这次就不讲他们了。还是把露脸的机会交给明朝的那些大臣们吧,当然这次露脸的大臣可不一般,他可是号称朱元璋第一谋士的刘伯温。说刘伯温是朱元璋身边的第一谋士一点也不夸张。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作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常常拿来和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做比较。不可否认,他们俩在很多方面确实很像,比如都是出身草莽——刘邦是混混,朱元璋是和尚。再比如他们身边都有一个被民间神话了的军师——刘邦身边的那位是张子房,而朱元璋身边的则是刘伯温。

就连朱元璋也曾经对手下的大臣们说过这样一句话——“刘伯温就是朕身边的张子房。”由此可见,刘伯温的明初第一谋士的名号并非是浪得虚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的军师,后来竟然被自己的主公猜忌,以至于最后稀里糊涂地就死掉了。看到刘伯温这样的人生结局,也不禁感叹:伴君如伴虎啊!出言要谨慎啊!咦?为什么要说“出言要谨慎啊”?难不成刘伯温是因言获罪,以至于惹上了杀身之祸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真相到底如何呢?且听娓娓道来吧。

作为第一谋士的刘伯温 为何却斗不过朱元璋?

公元1370年,也就是洪武三年。朱元璋开始给那些帮助自己打下江山的功臣们论功行赏。按照刘伯温的功劳,朱元璋封他一个公侯都不为过,但是谁也想不到的是,朱元璋只是封了刘伯温做了一个“诚意伯”。而且这个爵位还是所有伯爵里面最低的。光这么干巴巴地说,大家可能觉不出这里面有啥奇怪的,现在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估计各位就能立刻察觉出这里面的不同寻常之处了。这个鲜明的例子就是与刘伯温功劳不相上下的李善长此时却被朱元璋看作是第一功臣,不仅封了他做了“韩国公”,而且还让他做了百官之首的丞相。

一个是伯,一个是公;一个是第一谋士,一个是第一功臣。本来不分伯仲的俩人此时的地位却有了天壤之别。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刘伯温的薪水是二百四十石,李善长的薪水是四千石。都说薪水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同样是创业骨干的刘伯温和李善长,为啥最后的分红却差那么多呢?原因很简单,这一切都是大BOSS朱元璋的特意安排。目的也只有一个,他要打压刘伯温。作为第一谋士,刘伯温太聪明了,虽然朱元璋口口声声称他是“吾子房也”,但是比起刘邦来,朱元璋的猜忌心更重,心胸也更为狭窄。

人家刘邦只是对功高震主的武将进行了清洗,而朱元璋不仅对武将下手,还对文臣和谋士“动起了刀子”。当然李善长最先被朱元璋猜忌,先是找借口免去了他的丞相之位,后来又以很奇葩的理由杀了他。等收拾完第一功臣,朱元璋又把矛头指向了第一谋士。可惜刘伯温没能接住招,几句话就为自己惹上了杀身之祸。话说当初李善长的丞相之位岌岌可危时,朱元璋却不露声色地找来了刘伯温,问他对丞相之位的看法。

刘伯温知道这是一个圈套,于是很机警地说:“这得由陛下您亲自决定!”朱元璋一听,心想你这老小子不肯上套啊,得再问你一问,于是朱元璋又搬出来三个大臣,问刘伯温他们适合不适合做丞相。这三个大臣分别是杨宪,王广洋和胡惟庸。前两位刘伯温给出的评价都很中肯,唯独到了这第三位,刘伯温说了这么一句话:“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此话一出,朱元璋心想可算让我逮到你的把柄了。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这句话就传到了胡惟庸的耳朵里。

作为第一谋士的刘伯温 为何却斗不过朱元璋?

此事后来为刘伯温的暴死埋下了伏笔。就在朱元璋找刘伯温谈过话不久,胡惟庸就做了丞相。刘伯温寻思自己要是再不告老还乡岂不更加尴尬吗?于是就向朱元璋上交了辞职报告,告老还乡了。虽然刘伯温不在朝廷了,但是朝廷上的皇帝还是不放心他。洪武八年,刘伯温生了一场病(偶感风寒),这个病并非多么严重却惊动了朱元璋。他特意让胡惟庸带着御医给刘伯温看病。

结果就在胡惟庸看望过刘伯温后,老刘就一病不起了。过了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据说刘伯温的病亡在当时一直是一个谜,不过要是把出场人物串联起来,前因后果都稍加推理一下,即便没有福尔摩斯附体,想必各位也都能猜出杀掉他的凶手是谁了。


作为第一谋士的刘伯温 为何却斗不过朱元璋?作为第一谋士的刘伯温 为何却斗不过朱元璋?

,,,,,,,,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纵欲时代:明朝历史上最难得的模范夫妻?
  • 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朱元璋开国以来,发动了建妓院、增税的“革命”,鼓励土豪劣绅召妓嫖娼。从此,明朝进入了放荡放纵的时...

  • 王阳明心学大师的背后:几个儿子争夺遗产
  • 说到王阳明,很多人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事实上,这个人的高成就不再被描述为“伟大”,而是直接进入了“圣人”的领域,不仅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