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姚广孝是[黑衣宰相]吗?姚广孝究竟为何要出家

姚广孝是明朝著名的僧人、诗人、谋士、政治家,曾经辅佐朱元璋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登上皇位。一位出家的僧侣,涉及到政治之中,足可以说明他是个有抱负有野心之人。那么这样一个不像僧人,更像是文人的人,为什么会去出家为僧呢?

要寻找这个答案,首先要看姚广孝生活的背景。姚广孝出生于公元1335年,公元1348年,14岁(虚岁)的姚广孝选择了出家为僧。1348年,为元朝至正八年,聪慧异常的姚广孝没有选择走科举道路,而是选择了出家为僧,就是他所处的时代为元朝。

元朝不是汉朝人的天下,当时的统治者为蒙古人色目人,民族的差异,在科举考试上有极大的偏差。首先是古人色目人考试难度低,汉族人科举考试难度极大。而且就录取的名额来说,蒙古族人的录取名额也要远远高于汉族人。科举取仕难度比蒙古族大也就算了,等考上了汉族官员也往往官位极低,同时还要受到歧视。就整个科举制度史上来讲,元朝时期汉族人科举取仕是所有朝代中最高的。

难考上不说,考上了还不一定有什么成就,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于是就有很多人动了别的心思。姚广孝的父母便是其中之一,姚广孝之选择出家为僧,就是寻找了一个新的道路。

元代的统治者好佛,在他们统治时期,不仅佛家寺庙迅速增长,僧人有优待,而且还经常在佛教中选拔人才。刘秉忠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说相对于科举,从佛教到朝堂还比较容易且收获更大一些。

姚广孝是[黑衣宰相]吗?姚广孝究竟为何要出家

姚广孝出家为僧后,一边演习佛法,学习诗书兵法,一边还四处游历,与人相交,其中交往甚秘的多是文人,诸如王宾、高启、杨孟载之辈。

姚广孝曾经还作诗一首,诗云:”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 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 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
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一个出家的僧人,作诗却是问霸业?他的心思就很明显了,就是想要辅佐明君治理江山,甚至更大的是想要扶持新君。

这几点都证明姚广孝出家为僧,只是一种他顺利进入官场的道路。而后来朱元璋从僧侣中选拔人才。姚广孝被选中,成为燕王朱棣幕僚,并且还辅佐朱棣取得江山,也正和其意。

姚广孝虽然是一个僧人,但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诗人,他在与文人相交之时,留下许多诗作,让后世人得以从中解读他的内心想法,解读他当时的心境。


姚广孝是[黑衣宰相]吗?姚广孝究竟为何要出家姚广孝是[黑衣宰相]吗?姚广孝究竟为何要出家

,,,,,,,

  • 南宋宰相陈自强生平简介 历史如何评价陈自强
  • 南宋宰相陈自强生平简介 陈自强:字勉之。南宋中期宰相,贪官。福建长乐人。淳熙五年 (1178) 戊戌进士。庆元初以曾为权相韩侂...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王阳明心学大师的背后:几个儿子争夺遗产
  • 说到王阳明,很多人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事实上,这个人的高成就不再被描述为“伟大”,而是直接进入了“圣人”的领域,不仅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