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说智武子荀罃是晋国终结楚霸的最大功臣?

智罃史称智武子,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十分出名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智罃出生在晋国名门荀氏一族,他的父亲是被称为智庄子的荀首、晋国名将荀林父是其叔父,史称中行宣子的荀庚也是晋国少有的名臣。智罃一生传奇曲折,先是与父亲讨伐晋国被俘历经了九年的囚禁之苦,回到晋国后又经历了新旧两主的交替,年老丧子之痛。而这些都不能成为他为晋国奋斗一生的绊脚石。

而年仅25岁的新主晋悼公姬周在荀罃倾尽全力的辅佐之下,终于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了继楚国楚庄王熊侣之后,又一位让世人无比景仰的年轻霸主。在公元前589年和公元前573年这段期间,刚刚结束九年监禁的智罃回到晋国,得到自由回归祖国的他并未得到太多的重用,反而是一次次卷入了朝政权利争夺的内乱之战当中,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新旧君主交替的内乱斗争,旧主晋厉公被弑杀,新主晋悼公登基为王。

为什么说智武子荀罃是晋国终结楚霸的最大功臣?

此后智罃就抱着“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决心全力辅助晋悼公并提出了“三驾疲楚”的战略计划来覆灭楚国。何谓“三驾疲楚”呢?智罃提出了将晋国中军一分为三,一队全力防范楚国进犯中原;二队则以防其余列国趁机袭击;三队则为后补战队,长期周而复始,尽力保证让一对军队在中原上征战!而其余两大主力军队则保留实力在晋国内修生养息。期间在趁乱出兵楚国的盟国郑国,如果郑国被围必定求援,楚国绝对不会放任郑国势力归顺晋国,长期以此类推这样不但能削弱拖垮楚国兵力,还能不断的让晋国的军队壮大变强!

晋悼公姬周允之,公元前566年晋悼公正式发布了设置四军八卿的诏书,而智罃被其委以重任,成为了晋国的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而这个任命也让智罃成为了家族第二位位极人臣的正卿!可就在此时,这个已经年过半百的名臣又遭遇了人生又一次新的打击和磨难,
智罃的儿子荀朔因病离世,给他带来了沉痛的心理打击。但是伤痛一阵后,他很快就有重新投入了“三驾疲楚”的军事战略工作当中。

公元前563年,晋国不断的攻打郑国疆土防线,楚国果然不能失去郑国这股势力和防线,不断的出兵解围,而在时楚国的国力已智罃的计划出现了虚弱的疲态!

为什么说智武子荀罃是晋国终结楚霸的最大功臣?

后来智罃决定对郑国几大进攻力度,几经进攻,楚国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而郑国也对楚国的保护失去了信心,郑国的正卿子驷也提出了“晋来从晋,楚来从楚,唯强是从”而面对晋国的强大,郑国终于坚定了归顺晋国的决心!楚国令尹子囊很快就得悉了郑国的意图,他不甘心父亲楚庄王传下来的江山就此覆灭,为了震慑郑国决定出兵攻打。

后来郑国被逼又再度与其结盟。而智罃认为这个时候就是大力出兵攻打楚国的最好时机,很快晋国就联合其他归顺结盟的列国大力出兵最后一次对郑国进行围剿。郑国面对来势汹汹的晋国兵马,丝毫不敢轻举妄动,没多久就马上派出了使臣前来投降。随着郑国这道最后的防线瓦解,楚国的列国最强的霸业没多久后也随之告终!


为什么说智武子荀罃是晋国终结楚霸的最大功臣?为什么说智武子荀罃是晋国终结楚霸的最大功臣?

,,

  • 晋文公在哪场战役时称霸?之前都经历了那些磨难
  • 春秋时期的诸侯王大多都与周王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也不例外,据《左传》记载,晋文公本名姬重耳,是晋...

  • 赵衰和赵夙是何种关系?赵衰对晋国有何贡献
  • 赵衰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他辅佐晋文公成为一方的霸主,是当时五大贤士之一。赵衰在晋文公还是公子重耳时,便一直跟随在他...

  • 晋献公曾是一代英明霸主 为何晚年时如此昏庸?
  • 一点号趣味微历史2016.8.6晋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自晋献公以来,一直有诸侯霸主出现,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城濮之战中大败楚...

  • 西晋名将王濬与王浑 攻打东吴时在三山矶结怨
  • 刘禹锡有诗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其实,当年同时挥军东吴的王浑原本更有...

  • 音乐家师旷:为了杜绝干扰学习音律,不惜熏瞎眼睛
  • 师旷(公元前572-532年),字野,又称晋野。春秋时期,晋国羊舌食邑(今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师村)人民生活在春秋末年的晋悼公、...

  • 晋献公是一个怎样的君主?该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