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这位大臣为国家兢兢业业 他的死让孔子惋惜

赵盾是春秋时晋国名相,他“制事典,正法罪”,对维护晋国的稳定和保持霸主地位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可就是这样一位贤能的宰相在历史上却落下千古骂名。

《左传》记载,赵盾扶持晋灵公登位后,晋灵公远君子亲小人,追求享乐,不思进取,不遵守做国君的规则,大量征收重税来满足自己荒淫奢侈的生活,宫殿装饰的富丽堂皇,而且喜欢站在高处用弹弓射人,以观看人们躲避弹丸和被射中后的痛苦模样,以此为乐。

有一次,他的御厨没有把熊掌炖烂,他立刻杀掉御厨,肢解了尸体装进箩筐,命令宫女抬出,经过大臣上朝的地方故意将尸体裸露,以此来震慑劝谏的大臣。但是就有两个好事的人非要和他过不去,这两个人就是赵盾和士季,作为顾命大臣他们担忧晋国的命运,决定冒死进谏。士季说,我先去吧,如果我们同时进谏,一旦灵公翻脸,那就没人敢再劝谏了。于是士季进宫,灵公故意装着没看见他,士季一步一叩头地来到灵公屋檐下,灵公知道无法躲避,只好说,我知道错了,我痛改前非。士季高兴地称赞道,果真如此,那真是群臣的依赖,国家幸甚。哪知灵公口是心非,他认为这肯定是赵盾的指使,于是派出杀手鉏麑去杀掉扶持自己登位的赵盾,可他没想到杀手鉏麑却是个正义之人。

这位大臣为国家兢兢业业 他的死让孔子惋惜

据史料记载,鉏麑想趁天刚麻麻亮的时候潜伏在赵盾院子里,当他飞檐走壁躲在暗处观察时却看见赵盾早已穿好朝服准备上朝,但是因时间尚早,赵盾就坐在凳子上闭目养神。鉏麑极为感动,觉得赵盾是个贤人,日夜为国家操劳,坐在家里还如此恭敬国君,这样的好领导不能杀,于是他悄悄退出赵府,可转念一想,如果不执行国君的命令,我就是不忠,但我宁愿自己死,也不能祸害国家,结果一头撞死在树上。

灵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想借邀请赵盾饮酒为名,暗中埋伏刀斧手,除掉赵盾。赵盾的司机提弥明被安排在偏殿,酒席宴上他觉察到灵公的企图,急忙来到大殿大声对赵盾说,臣子陪侍国君饮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就应该主动告退,这是礼节。说吧拉起赵盾就走。灵公一看不能就这样前功尽弃,于是先放烈犬追咬,烈犬被提弥明打死,继而命令武士们蜂拥而上,杀了提弥明,就在赵盾行将就戳之时,事情又出现转机,武士中有一个人曾经被赵盾救过命,此时反戈一击,挡在众武士面前,掩护赵盾逃出。

赵盾逃到边境就不敢再跑,就在他喘息未定之际,传来赵盾的同族弟弟赵穿杀掉灵公的消息,赵盾急忙返回,但晋国太史指责赵盾有杀君之罪,并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赵盾感觉委屈想解释,但史官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你身为正卿,不讨伐杀君的罪人,那么不是你杀的又是谁杀的呢?说的赵盾有口难辩只有甩头叹息。

百余年后,孔子评论此事时对史官董狐大加赞赏,而对赵盾感到惋惜,他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


这位大臣为国家兢兢业业 他的死让孔子惋惜这位大臣为国家兢兢业业 他的死让孔子惋惜

,

  • 都是死后造成的灾难:为什么那些死后为灵的国君都是荒谬的?
  • 中国古代皇帝死后,人们要给他一个死后的头衔来总结这个人的一生,这有点意思。虽然这个死后的头衔主要是由我儿子决定的,有...

  • 揭秘:为什么晋灵公在战国史上喜欢奸臣屠岸贾?
  • 看古书听戏多了,总觉得皇帝特别爱奸臣。比如乾隆喜欢小沈阳,宋高宗喜欢秦桧。即使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如此。当时晋灵公对...

  • 赵是如何从车夫家族反击成为赵国王室的?
  •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虽然他在长平战役中输给了秦国,但赵国的实力毋庸置疑。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赵国是怎么来的。这背后其实...

  • 赵盾:晋朝赵氏的第二位宗主,使赵氏一族在晋国占据主导地位
  • 在晋国执政期间,赵盾的权力首次冲击和削弱了晋国的君权,树立了赵氏的威望,使赵氏家族在晋国占据主导地位。他一生为三朝服...

  • 晋国的强国之路是什么? 晋国最终是如何衰落的?
  • 说起春秋时期的“晋国”,故事太多了。关于它的建国,有一个“桐叶封弟”的故事。 也就是说,周成王和弟弟唐叔虞小时候住在一起...

  • 春秋时期的晋国有多强大 晋国解体后对各国有什么影响?
  • 你真的了解晋国的实力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赵、魏、韩三家分晋在春秋战国时期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改写了未来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