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的轶事典故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作为一位开国帝王,能力绝对是有的,能开创帝国伟业,任何一人都是俊杰。不过虽然本身能力出众,但是却也免不了被后世人诟病的命运,比如说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后世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与朱元璋不同,赵匡胤的后世评价却极高,虽有持批评态度的,但是这种评价极少,大部分都是对他人的肯定。

首先从政治成就上来看,在文治武功方面,赵匡胤都有极高的成就。军事上的统一征战,结束了五代分裂的局面,内政上的改革措施,革清了五代时期的弊政。

从个人魅力来讲,赵匡胤绝对算的上是一个德才兼备的皇帝。开国帝王,最忌讳的便是那一拨跟随他开创帝国的功勋,拿朱元璋和赵匡胤来对比。

朱元璋血腥残暴的杀害开国功臣,其中最为著名的 便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此间牵扯出的大臣数不胜数。算的上是“飞鸟尽走狗烹”的典型。

再看赵匡胤,那一手“杯酒释军权”玩的实在太好,让后世不少人都为之称赞不已。他不费一兵一卒,不残害一条生命,不沾血腥的便解决掉了这一麻烦。这一手绝对比朱元璋
高明。

《宋史》评:“在位十有七年之间,而三百余载之基,传之子孙,世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
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乌呼,创业垂统之 君,规模若是,亦可谓远也已矣!”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的轶事典故

余蔚:“太祖行事,步步踏实,多为长久之计。不止军事,其他诸种制度建设,也不急于求成……他在位十六年,国内日渐安宁,宋之力量不断积累。他留给太宗一个强大而富
庶的国家。”

杨侃:“太祖以神武独断,太宗以圣文诞敷,平江表,破蜀都,下南越,来东吴,北定并、汾,南取荆、湖。是故七国之雄军,诸侯之陪臣,随其王公,与其士民,小者十郡之
众,大者百州之人,莫不去其乡党,率彼宗亲,尽徙家于上国。”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建国之后,为了防止“黄袍加身”的局面再次出现,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决定解除各高级将领及藩王的军权。

赵匡胤专门找了一个时间,宴请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诸高级将领。宴会进行到一半,众人酒至半酣。这个时候赵匡胤说话了:“我能当上皇帝,都赖于诸位的推举
。虽然我已经登上高位,但是却感觉没有自己当节度使的时候快乐,整日里都睡不好觉。”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的轶事典故

将士们一听皇帝睡不好觉,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自然要询问一番。于是将领们就问道:“皇上为何这样说,陛下天命在身,还有什么可忧愁的。”

赵匡胤再饮一杯酒下肚,说:“富贵荣华,权势金银,世间人谁不想要?有朝一日,有人以黄袍披在你身上,拥戴你当皇帝。纵使你不想造反,还由得着你们吗?”

将士们一听,哪里还不知道皇帝的意思,当即跪下来哭道:“臣等有罪,还望陛下指一条明路,让我等能为陛下分忧。”

赵匡胤隐晦的表达了自己想要收归兵权的想法,并建议他们能放弃军权,多置办一点房产,多积累一点银钱,好好的享受自己的人生。

话说到这里,在座的都是精明的人,于是第二天的时候,将军们都称病请辞,赵匡胤一一敕准,并且给予他们优厚的退休金。就这样,他不费吹灰之力,也没有发动战争,就避
免了功高盖主,黄袍加身的出现。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的轶事典故

,,,,,,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

  • 郑贡用酒救了一个国家 为什么最后却喝死了自己?
  • 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喝酒的社会。陌生人只要坐在酒桌上喝几杯酒,自然会有更多的话,关系也会慢慢熟悉。毫不忌讳地说,在中国...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的治国方略及具体实施!
  •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家庭。他早年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有了很好的了解。他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改...

  • 心软手软,为什么宋太祖没有大屠杀开国功臣?
  •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采取陈平“伪游云梦”的策略,逮捕了西汉开国功臣、楚王韩信。韩信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

  • 宋太宗赵光义是怎样进行宋朝的统一大业的
  • 赵光义稳固帝位后,继续统一事业。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在宋朝的政治压力下,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割据两浙的吴越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