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八年(1643年)8月9日,皇太极在沈阳清宁宫“暴死”后,因为他对身后的事情没有任何安排,@ 接下来谁来继承王位,就成了王公大臣们在为皇太极举丧的同时,不得不迅速做出选择的头等大事。
在这个时候,在所有的候选人中,事实上,只有两个人最有资格继承王位,一个是35岁的皇太极长子英雄;另一个是皇太极的弟弟,32岁的多尔根。这两个人,不仅拿着沉重的士兵,在八旗王子和贵族中的声望也是平等的,而且都有继承王位的野心。
[img]96861[/img]
接下来,皇位之没有落在任何一方的手上,也没有落在皇太极其他王子身上,最终落在皇太极王子中排名第七的6位
岁福临身上,也就是后来的顺治身上。不能不说是双方为了避免争夺王位而妥协的结果。
然而,在妥协的同时,多尔根还提出了他必须成为辅政王(同年12月改为摄政王)的要求。作为回应,英雄也推荐了一个人,即一直支持他的济尔哈朗(努尔哈赤兄弟舒尔哈齐的儿子)和多尔根一起成为摄政王。当然,目的是限制多尔根的权力。
就这样,6岁的福临成了双方斗争的赢家,戏剧性地登上了王位。然而,实权当然掌握在多尔根和济尔哈朗手中。
但接下来的情况变化很快就变成了对多尔根更有利的一面。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关内,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开始迅速进入太原,占领大同,陷入宣府,破居庸,掠夺昌平,同年3月19日黎明攻占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疯狂杀害妻女后,很快在煤山上吊自杀,大明正式灭亡。
农民军占领了北京。此时,在汉臣范文程的帮助下,早已被关内虎视为长期的多尔根也于4月9日率领8旗、蒙古和汉军约14万军队直接前往山海关,准备入关。此时,恰逢李自成带领军队在山海关攻打吴三桂,最终迫使吴三桂走投无路,投靠多尔根,引导清军入关,一举击败农民军,占领北京。
[img]96862[/img]
清军进城后,此外,多尔根听取了范文程的意见,改变了过去清军到处烧杀抢掠的坏习惯。同时,他停止剃须,很快赢得了汉族土绅的支持。多尔根在北京的声誉很大。清军的威望很快超过了他的对立豪格集团。与此同时,多尔根凭借领军队进入海关,在中原取得了巨大成就,迅速全面控制了八旗、蒙古和汉军的军政权力。
此时,不仅投降的明朝文武官员开始说服多尔根自力更生,就连阿达礼、硕托等满人贵族也开始说服多尔根自力更生。但聪明的多尔根知道,清军刚刚进入中原,他的脚跟还没有站稳脚跟。这不是他成为皇帝的好时机,@ 他不但没有听,为了表明自己的不二之心,还亲自揭露了劝他称帝的阿达礼等人,并使他们迅速得到正法。
多尔根的做法不仅再次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而且很快得到了今年也进入海关的顺治母亲,也就是庄太后的回应。非常聪明的庄太后立即发布了一个意志,允许摄政王多尔根廉价行事,不必避免怀疑。从那时起,多尔根开始随意进出宫殿,有时甚至住在大里。在这一点上,它赢得了济尔哈朗,济尔哈朗也是摄政王。
[img]96863[/img]
在赢得庄太后的青睐后,因为豪格特别会打仗,在清军入关后开始进入全国各地的过程中,豪格也做出了很多贡献。看到力量和威望即将赶上自己,多尔根也开始下定决心彻底铲出豪格集团。
顺治三年(1646年),豪格被派往山东、四川、西安、陕西,多次击败大西军,射杀张献忠。凭借勇敢的战斗,他一路取得了无数的成就。但在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凯旋归京后,立即遭到批评,被囚禁在宗人府,不久猝死,时年豪格39岁。此时,同样是摄政王的济尔哈朗早在顺治四年就被罢工,五年被降为郡王,不再是摄政王。@ 除了豪格之后,摄政王多尔根真的把清政大权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而多尔根在掌握清朝大权的同时,又是如何对付顺治母子的呢?早在顺治元年,就有大臣多次提出给顺治延师典学,多尔根都置之不理,故意让顺治荒于教育之中,其目的当然是让他无知无学。然而,在多尔根的压力下,顺治聪明的母亲庄太后并没有坐以待毙。相反,她采取了软克刚的方法,不断地给多尔根戴上高帽和标题,这让他感到尴尬,突然废除了皇帝的自力更生。让我们来看看当时庄太后给多尔根的好处:
1、顺治元年(1644年)10月,庄太后懿旨皇帝首先被加封为“叔叔摄政王”。
2、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庄太后懿旨皇帝也被封为“皇叔父摄政王”。
2、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经庄太后许可,多尔根以顺治皇帝的信符存放在皇宫里,每次派兵都要打铃印,很不方便,把皇帝的印章搬到自己的家里收藏。
[img]96864[/img]
3、顺治四年(1647年)后,庄太后的意志皇帝也是如果官员在奏书中称“叔叔摄政王”为“九王爷”,或者不用全称就丢字漏字的,就会被辞退,停止多尔贡的朝拜。
4、在顺治五年(1648年)末,再加封多尔贡为“皇父摄政王”。
准多尔根“用仪仗、音乐、卫从的人,都是至高无上的”,即所有政务,多尔根都不再有谦虚的请示,不奉皇帝的旨意,可以称之为诏令。
应该说,所有这些不可重复的特殊待遇,也可以说是庄太后一步一步迁就的结果。换句话说,正是这种一步一步的迁就,使得多尔根暂时无法篡位。
当然,如果不是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多尔根出猎古北口,摔马摔伤突然死亡,很难说接下来的一切都会如何结束。
多尔根之所以不能称皇帝为皇帝 与庄太后关系不太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