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唯一一位进入正史的女将军:身高1.86米。长期以来,许多古代女英雄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如花木兰、平阳公主、樊梨花、杨门女将、梁红玉等。但这些人要么是民歌或演义中的人物,要么是身份不正式的将军。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正式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其实只有明朝崇祯皇帝称赞“鸳鸯袖时握兵符”的女将军秦良玉。
《明史·秦良玉传》说:“良玉勇敢,善于骑射,通词汉,端庄典雅。而控制严重,每一次军事命令,军队都很严肃。所有的‘白杆兵’都害怕距离。”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二十五史》载入将军传记的女将军,填补了正史将军传记中长期以来没有女性的历史空白。
[img]91515[/img]
明神宗万历元年,苗族妇女秦良玉出生在四川省中州市西乐天镇郊区的鸣玉溪边。她的父亲秦葵诗书持家,有三男一女。良玉住在那里@ 上面有哥哥秦邦屏,秦邦翰,下面有哥哥秦民屏。除了教秦良玉诗书画,父亲还没有忘记苗家的传统,从小就训练她跳舞、打棒、骑马、射箭。
秦良玉不仅有“坚持保卫国家”的雄心壮志,而且有着出众的禀赋。文翰得到了浪漫,他的剑精通魅力。他的父亲秦葵曾叹气说:“你的兄弟远不如你。不幸的是,你是一个女孩,否则你将来会赢得冠军。”秦良玉气吞山河地回答说:“让儿掌兵柄,夫人城,娘子军也不够。”
秦良玉是一个聪明的女人,所以她有很高的择偶眼光。当时,忠州花花公子曹高爱上了秦良玉,被秦拒绝了。后来,曹高伤害了她,并以秦良玉支持抗税斗争的名义进入了监狱。
出狱后,秦良玉在家里举行了一场比赛,曹皋也来申请。当然,他不是对手。在这次招募中,秦良玉爱上了石柱宣抚使马千乘。马千乘是伏波将军马援,他的祖先是汉代“马革裹尸”。
[img]91516[/img]
万历二十年,刚满20岁的秦良玉嫁给了马千乘为妻。石柱也属忠州,离秦良玉的娘家不远,是一个以苗族人为主的县,朝廷设立宣抚使统辖这些归顺大明的苗族人。宣抚使最重要的责任是训练兵马,维护稳定。秦良玉一身文韬武略,在这里派上用场,几年来,她帮丈夫训练了一支勇敢善战的“白杆兵”。婚后不久,秦良玉生下一子,取名马祥林。
所谓“白杆兵”,就是以白杆长矛为主的部队。这种白杆长矛是秦良玉根据当地地形特点创造的武器。它用坚固的白木做成长杆,上边缘有钩子,下边缘有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子可以切割和拉动,而环可以作为锤击武器。必要时,几十根长矛钩环可以连接起来,可以作为越山爬墙的工具。悬崖可以立即攀爬,非常适合山地作战。数千名白杆兵在马千乘的指挥下,勇敢而威震四方,确保了石柱一方的安全。
万历二十六年,播州宣抚使杨应龙勾结当地九个部落揭竿反叛,他们打家劫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廷获悉后,派出李化龙总督四川、贵州、湖广各地方军,共同进剿叛匪,马千乘、秦良玉率领3000名白杆兵。由于白杆兵的特殊装备和长期严格的山地训练,他们在广州的战争中非常得心应手,经常给叛军意想不到的打击,每场战争都会赢。
无奈之下,叛军调动全部兵力,坚守广州市。城外有邓坎、桑木、乌江、河渡、娄山关五个关卡。每个关卡都有精兵防守,杨应龙想顽强抗拒。
[img]91517[/img]
平叛势在必行。秦良玉带领500名白杆兵攻打邓坎。邓坎守将杨朝东看到对方兵力薄弱,准备一举吞下,于是把手下
5000名精兵全部拉到阵地上,排下密密麻麻的阵型。面对十倍于自己的敌人,秦良玉毫不畏惧,骑着桃花马,捧着长枪,威风凛凛地杀入敌阵。她左挑右砍,东突西冲,敌兵相继死亡。敌人像潮水一样涌向她,层层包裹着她,不料她越战越勇,所向披靡,一边砍杀周围的敌兵,一边慢慢向敌将杨朝东靠拢。临近的时候,她猛杀后,突然跳了起来,周围的人还没看清楚。她已经把杨朝东抓在马背上,右手挥舞着长矛,左手牢牢地抓住了敌人的将军。所有的敌兵看到头领被俘,顿时乱了阵脚,秦良玉的白杆兵乘胜追杀,杀死5000名敌兵死亡,逃跑,溃不成军。
大明总督李华龙对秦良玉的英雄行为感到惊讶。他命令人们为26岁的秦良玉打造一张银牌,上面刻着“女丈夫”四个字,以表彰她
谁是古代唯一进入正史的女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