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洛口激战如火如荼的时候,刘聪的后宫着火了,21个小王子都被烧死了!一夜之间失去了21个儿子,比洛口惨败更大。
刘聪(-318年8月31日),刘载,字玄明,匈奴人,新兴(今山西忻州)人,汉赵光文帝刘渊第四子,母张夫人,十六国时期汉赵君主,310年―318年在位。
[img]88155[/img]
刘汉帝国控制着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政治家刘聪是刘渊的第四个儿子。建武元年(公元317年)11月,晋军将领、位于洛阳的赵谷率兵突进刘汉帝国首都平阳郊区。刘聪迅速做出反应,派王子刘灿和将军刘雅生率领10万人进行报复性打击。他试图一举消灭占领洛阳的赵谷,彻底消除南方的威胁。
12月,刘灿不敢亲自渡过黄河,而是派北将军刘雅生率军渡河攻击洛阳。赵固无法坚持,向东逃往阳城山(河南省登封市东北车岭)。赵固逃到阳城山后,赶紧派弟弟飞马到新郑,请老板李矩派兵救援。
公元318年初,也就是刘坤被段匹瑞杀死,司马瑞登基前后,李矩命令侄子、扬武将军郭念与河内县(河南省沁阳市)太守郭默率军西进,并在洛口(河南省巩义市东北)驻军。
郭默、郭诵派将军耿稚、张皮等人,选出1000多名敢死的精英,趁夜渡过黄河。驻扎在厘城的调查部队发现了这支过河的部队,并向刘某报告。刘某不在乎,回答说:“我军过河后,赵固望风逃跑,敌人不知所措。你怎么敢来?”
夜幕降临时,耿志和张皮将这1000名勇士分成10支队伍,每支队伍约100人,从10个方向像暴风雨一样杀死了刘灿的中国军队。有一段时间,刘灿的中国军营被敌人包围,在黑暗中混乱,有一半以上的受害者被杀。刘灿匆匆逃到阳乡,留下了无数的军队和马匹,最后他的营地也被晋军占领了。
黄河以南的刘雅生听说了这个消息,立即带领士兵从洛阳撤出,迅速渡河进行救援。他在营外工作,并与耿志和张皮军保持联系。黎明后,刘灿等人发现晋军突击部队数量很少,于是带领全军对晋军大营发动猛烈攻击。这时,刘聪也听到了刘灿战败的消息,派太尉范隆率领骑兵增援。
这场1000对10万的苦战就此展开。
[img]88156[/img]
然而,在这样一场实力极其悬殊的战斗中,双方已经战斗了20多天,匈奴的10万军队无法攻下堡垒!关于这场战斗,《晋书·李矩传》和《晋书·刘聪载记》的记载有很大的不同。据《晋书·刘聪记》报道,晋将听说范隆增兵后,非常害怕。他们率领5000兵马突围,被匈奴军追击,于河阳3500人被歼灭,1000多人死在河里,几乎全军被摧毁。
但根据《晋书·李矩传》的记载,晋军突击部队总共只有1000人。听说匈奴来了援兵,李矩又选了3000名壮士来救援,乘船渡河迎接耿稚、张皮。刘聪命令部队在河边列阵,用长钩钩船,防止船只靠岸。双方连战几天,使救援部队无法渡河。李矩不得不选择部门从其他地方偷偷渡过黄河,进入张皮大营。也许耿稚听说刘汉大军增兵围攻后,率众突破,但张皮仍坚守营垒待援。格增到来后,他和张皮一起组建了一支1000人的精锐骑兵部队,把营地里剩下的牛、马、粮草、兵仗都烧了。他又一次趁着深夜杀出重围,投奔虎牢(河南省荥阳市思水镇)。刘汉大军追之不及,只好撤退。
洛口之战是一个著名的少打人的例子。虽然由于支持,最终未能保持结果,但这场战斗对刘汉帝国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特别是张皮等人最终成功突破,让刘聪愤怒和焦虑,失去了脸。在这场战斗中,李矩被东晋司马瑞任命为河南三县军事(即河南县、兴阳县、洪农县)、安西将军,荥阳太守,封修武县侯。
洛口之战深深刺激了刘聪,随后的自然灾害让刘聪悲痛欲绝,精神恍惚。
就在洛口激战正如火如荼的时候,刘聪的后宫着火了,21个小王子都被烧死了!
[img]88157[/img]
一夜之间失去了21个儿子,这对刘聪的打击比洛口惨败还要大。消息传来,刘聪立即晕倒在皇家床上,窒息而死。经过长时间的营救,他醒了过来。
从痛苦中吸取教训后,刘聪想再娶一个妻子,生一个孩子。他听说中常侍(宦官)王沈和宣怀都有一个漂亮的养女,于是把王沈14岁的女儿当成了左皇后,宣怀的女儿当成了中皇后。尚书命令王鉴、中书监崔懿之、中书命令曹璋等朝廷大臣联合写信劝诫,认为王沈等只是刑余小丑,他的丫鬟不能奉宗庙。刘聪看到后大怒,立即命令儿子刘璇把三位大臣全部拉出来斩首。
新婚后,刘聪很快就觉得自己很快就会去世。他打电话给他的儿子刘灿说,你死去的哥哥白天总是来接我,对吧?刘聪临死前的计划是让刘耀和石勒来辅助政治。因此,他被授予刘耀为首相,记录书籍,任命石勒为将军,由两人共同辅助政治。
哪位皇帝一夜之间失去了二十一个儿子?险当场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