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每次康熙皇帝去朱元璋的明孝陵,他都会向朱元璋的陵墓敬礼。那么,康熙皇帝为什么要跪下来敲朱元璋的坟墓呢?
去过南京明孝陵的人会发现朱元璋墓前有一块大石碑。石碑上写着四个大字:治隆唐宋。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朱元璋对国家的治理胜过唐宋。唐宋盛世,历史闻名。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整顿官治,反贪打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胜过唐宋盛世。谁这么称赞?写这四个字的不是别人,而是康熙皇帝。
[img]87384[/img]
图片来自网络
明孝陵位于南京中山旅游景区金山南麓独龙阜珠穆朗玛峰下,茅山西侧。明孝陵的朱红门朝南,面对梅花山,门上写着“明孝陵”二字。门外东侧有一块石刻。清宣统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用六国文字刻有“治龙唐宋”四个金字。这是康熙皇帝在南方参观明孝陵时的一个话题,这意味着明太祖的功绩优于唐宋祖。
治隆唐宋纪念碑的两边是乾隆皇帝题书的皇家纪念碑。宫殿后面两边是两块卧碑,东面是康熙皇帝第一次参观陵墓,西面是康熙皇帝第三次参观陵墓。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不久,选择独龙阜为墓地。洪武于14年(1381年)开工建设。该项目由中军都督府李欣主持,第二年地宫工程竣工。马皇后于9月去世,他先被埋葬。因为马皇后的头衔是“孝慈”,他命令他把山陵埋在孝陵里,和马皇后住在一起。与此同时,他埋葬了10多名宫廷成员和46名妃子。
为了永远纪念太祖高皇帝,明廷规定,孝陵每年都有圣旦、正旦、孟东、两忌辰酒果香,清明、中元、冬至、太牢祭祀,称为“五小祭三大祭”
向朱元璋行三跪九磕的礼物
早在康熙七年(1668年)4月21日,康熙皇帝南巡时,和洪璐寺正卿周之桂就前往南京明孝陵祭祖,并亲自祭祀文字说:“自古以来,皇帝继天立极,功德并隆,统治道统,昭垂奕世。我受眷命,绍赞丕基,普通政府亲戚,前徽是风景,明烟仪式急需修复,敬礼特官,代代相传。“意思是自古以来的帝王,上承天命,登上帝位,权威至极。但是,上帝要求他为人民做出贡献,治理国家,继承历代好的典章,这样才能做出成千上万的贡献。“我的康熙是由先帝传下来的,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来向你的洪武帝祭祀。在你定的明朝许多法典中,我想在继承的某些地方做一些修改。现在我带着文武官员给你献上粮食和牲畜,做最崇高的礼仪。我希望世界永远享受和平繁荣。”
[img]87385[/img]
图片来自网络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10月25日,康熙皇帝到南方巡视。为了争取江南士大夫的支持,他在路上祭祀禹陵、孔洞和太祖陵,以吸引江南士大夫和明遗民,取得了极好的效果。11月初一,我抵达江宁(今南京)。初二一早,我派内阁大学士席尔达到明孝陵祭明太租。康熙高度赞扬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表达对朱元璋的尊重,他从走廊前行,并行三跪九磕礼到二门外,并在宝城前三喝酒。当时,成千上万的南京父亲和普通人在场,一个接一个地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明故宫康熙维修修理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二月,康熙第二次南巡南京,以吉祥街织造署为行宫,再次亲自祭奠明孝陵,并赏赐守陵人。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正月,淮扬地区水灾成灾,康熙皇帝下诏南巡。2月份车开到淮安后,康熙亲自上河检查,命令河工河臣建设战略,并特命开仓发粟,救济灾州县。4月,康熙及其代表团抵达南京,南京军民跪下。
[img]87386[/img]
图片来自网络
康熙进城后的第二天,他派兵部尚书席尔达祭祀孝陵,并传达了内阁:“洪武是一代创业君。我前南巡两次,俱乐部专门祭祀,亲自去陵墓致敬。今巡幸至此,自去亲祭。伊桑阿,大学士。阿兰泰启奏道:“皇帝前几天去江宁巡逻的时候,已经亲自祭祀了。现在请不要开车了。但康熙还是传旨道:“洪武乃英雄奋起立功之主,不能与他君并肩,我当鞠躬致奠。随后,康熙率诸位大臣亲自前往明孝陵祭奠。回来的时候,康熙路过明故宫,停下来徘徊。此时,明紫禁城已经被遗弃了很长一段时间,昔日辉煌的宫殿已经消失,树荆遍地,荒芜破败,康熙叹了很长一段时间,作品《金陵理论》:"...我省方南来,驻扎在江宁,将登钟山,洒在明太祖之陵。说出故宫,荆榛满目,昔凤阙之巍峨,今则颓废,昔者玉河之湾环,今则荒沟废岸。第二天一早,康熙命令直郡王、成郡王率领大学士伊桑阿。阿兰泰和张立书一起前往明孝陵敬礼,安奉孝陵殿内,并传谕道:“我昨天奠洪武陵,看到墙壁翻了很多,可以交给江苏巡抚宋,织造郎中曹寅一起修理。我的御书‘治隆唐宋’四个大字,交织曹寅牌匾挂在殿上,并行勒石,垂死永久。“随后,康熙命令君王、成君王和大学士修建重组明孝陵殿,但修复过程中连续下雨,延误了工期,项目直到秋凉才结束。
康熙皇帝的举措得到了省级文武官员和南京父亲和子女的支持。在建设过程中,前往明孝陵的观众就像一股潮流。这大大缓解了当时汉人对清政权的不满,进一步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现在明孝陵殿前的御碑殿里陈列着五块石碑,其中一块是康熙三十八年的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所立。
康熙42年(1703年)2月,康熙第四次南巡南京,入住吉祥街(今大行宫)织造宫,派大学士马齐祭明孝陵。
康熙44年(1705年)4月,康熙第五次南巡。进入南京后,他住在吉祥街的宫殿里,并派尚书徐超祭祀孝陵。康熙的车向东行驶,经过明孝陵,从乐角门进入。他对大臣们说:“非尔等道引起了秩序,我尊敬他。”然后他带领王子和大臣和侍卫到明孝陵参加仪式。
[img]87387[/img]
图片来自网络
康熙46年(1707年)3月,康熙第六次南游南京,仍入住吉祥街宫。康熙亲自带领文武百官祭明孝陵,下门,由东陛升殿。这是康熙最后一次向明孝陵致敬。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六次南巡,六次祭奠明孝陵,一直被世人传为故事。
康熙六扫朱元璋的墓,一方面说明朱元璋对明朝200多年的江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它也展现了康熙非凡的胸怀、非凡的举止和战略。康熙时期,满汉矛盾依然突出。康熙稳定统治的一种方式是为汉人皇帝扫墓,说满汉一家,赢得汉人。
康熙六扫朱元璋墓:为什么要三跪九磕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