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宦官高力士在后人的印象中并不是一只好鸟。很多人认为他是“奸臣”和“坏人”,与赵高、魏忠贤、李莲英一路品色。事实上,在历代大宦官中,高力士虽然也权倾朝野,参与政事,但纵观他的一生,似乎并没有做出什么坏事。相反,他对唐代形成“开元盛世”的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从他的行为和道德品质来看,他不仅是历代大太监中杰出的高手,而且与魏忠贤的流动有着本质的不同。
[img]87067[/img]
高力士的聪明才智首先体现在他的审时度势上。在宫中,他亲眼目睹了各种危险和残酷,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生活技能。在“龙革命”中,他看中了年轻、精明、强大的李隆基,当时李隆基只是泸州(今山西长治)。不能说高力士有远见。当时他可以和朝中的高官交谈,但他没有。他看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长远的计划。
高力士的价值在于,一旦他看中了人,他就会忠诚,两肋插刀,永不改变主意。无论这个人是处于辉煌的巅峰,还是跌入人生的低谷,他都是一如既往,从头到尾。他帮助李隆基杀死太平公主势力,扫清了李隆基未来登基的障碍。李隆基后来当了皇帝,他更忠于事君,死心塌地为李隆基效力。他曾说过:“竭诚尽节,上答皇慈”,即使是“粉身碎骨”也在不辞。表达了他对玄宗的忠诚。
上元年(760年),已下台的李隆基被迫“迁居”。高力士挺身而出,对李辅国厉声断喝道:“李辅国,休得无礼!太上皇是五十年的太平天子,今驾幸西门,你军服领兵而来,想干什么?已经得势的李辅国恼羞成怒,忍不住破口大骂:“你这老东西真不知趣,滚开!说话时,李辅国手起刀落,杀死了高力士的侍从。李隆基和一群人都吓得浑身发抖。只有高力士不怕,对挡道的士兵大喊:“太上帝问士兵们好,不要赶紧放下武器,喊万岁!士兵们被高力士令人敬畏的正气所震慑,刀剑入鞘,跳下马来,向玄宗高呼万岁。高力士又喝命令李辅国:“还没赶快护送太上皇牵马!李辅国的嚣张气焰被打了下来,只好乖乖地把玄宗护送到西内太极宫。
后来,玄宗悲痛地对高力士说:“今天要不是将军胆识十足,孤家恐怕已经成了士兵们的刀下之鬼。”
[img]87068[/img]
高力士一生中最闪亮的地方是帮助唐玄宗李隆基为“开元盛世”做出积极贡献。他聪明大胆,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多次为玄宗皇帝提出建议,并试图保护一些有功的大臣,从而保持当时政治的稳定。
开元十四年(726年)春,宰相张说被李林甫等人弹劾下狱。玄宗命令高力士到狱中复查,准备依法治罪。高力士复查后,对玄宗说:“张说在狱中蓬头垢面,用瓦器当餐具,正在等待判罪。玄宗听了,怜悯之心油然而生。高力士见玄宗心有所动,赶紧说:“张说对大唐有功,虽有过错,但不能治罪太深。玄宗听从高力士的意见,对张说从轻处罚。不久,玄宗以尚书右丞相致仕张说,这不得不说是高力士的功劳。
开元26年(738年),唐玄宗54岁,面临立王子的困难。无论是立寿王李茂,还是立忠王李宇,玄宗一直犹豫不决。高力士私下提出了一个建议:“谁敢为王子而战?”玄宗茅塞顿开,断然立李宇为王子。后来,李宇更名为李绍,天宝三年(744年)更名为李亨。这是后来的唐肃宗。
可以说,高力士的建议避免了为皇太子而可能发生的兄弟杀戮事件,也避免了残酷的宫廷斗争,维护了政治稳定。
高力士一直反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主张实事求是,说实话,做实事。13年6月(754年),天宝征服南诏战争失败,唐朝7万大军全军覆没。但宰相杨国忠却欺骗玄宗,把失败说成胜利,朝中大臣谁也不敢反映真实情况,玄宗也觉得高枕无忧。高力士尖锐地指出:“臣服云南几次丧师,加边将自尊,陛下将采取什么措施?臣恐一旦祸发,无法挽回,怎么能说是高枕无忧呢?”
今年秋天,关中多雨60多天,庄稼无法收回,饥饿的人抱怨。杨国忠仍然谎报了国情,说世界和平,没有灾难。玄宗听到一些灾难的耳风,让高力士说实话。高力士告诉玄宗实际情况,并建议:“陛下把权力付给首相,希望他能分担陛下的担忧。
然而,今天的政令不好,纪纲不严肃,阴阳失调。世界上哪里还有和平?臣子不想说实话,是宰相的专权,故意封锁言行,不让人说实话。”可见,高力士绝不是那种只有诺诺的人,但他与魏征、张九龄等人的直言不讳有着本质的区别。历史上,他采取的是“顺而不奉承,劝诫而不犯”,说明他的聪明才智和艺术。
[img]87069[/img]
@ 开元晚期,特别是天宝时期,随着玄宗从“忽视政治”到“忽视政治”的变化,高力士的积极作用越来越重要。玄宗曾经说过:“当力士,我睡得很稳定。”这意味着高力士值班,他放心,睡得很稳定。事实上,作为玄宗的心腹,高力士在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他的远见和知识。
虽然高力士身居高位,但他非常低调。他从不傲慢、傲慢和傲慢。与那些“恶棍成功后猖獗”不同,他不是恶棍。历史上,他说他“温柔而少”。即使他掌握了权力,士大夫也不太恨他,这表明他是一个聪明谨慎的人。
高力士在历史舞台上最精彩的一出戏是他与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婚姻相匹配。历史对这件事的是非做出了很好的回答。是他造就了杨贵妃,也是他在马尾坡上吊死了杨贵妃。他真的是“成也力士,输也力士”。
当然,高力士并非没有过错。他最大的错误是他没有看到安禄山狼的野心,也没有说服玄宗及时杀死安禄山,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远的灾难。然而,“安史之乱”的爆发有复杂的原因,这场战争的直接罪魁祸首应该是杨国忠,而不是高力士。然而,当安禄山得宠时,高力士并没有提醒玄宗预防他,或者抑制他势力的扩张,以至于他无法逃避养虎的责任。然而,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他的错误是“无意”中的错误,这与“有意”的错误有本质区别。
此外,高力士发财后,在朝鲜作威作福,过着腐朽衰落的生活,这大概是因为他为后人留下了“奸臣”、“坏人”名声的直接原因。
对待任何历史人物,都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判断。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如果没有人是“忠臣”,他就不敢说自己的生活;如果没有人是“奸臣”,他就不敢说自己的功。历史人物很复杂。就像本文中写的高力士一样,他们怎么能用“忠”字和“奸”字说清楚呢?
善待每一个历史人物,这是我们应该保持的良好态度。
宦官高力士并不坏:忠心协力唐玄宗 反对弄虚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