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之一张亮,估计中国人对这个人并不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圣者”。刘邦所说的“战略决胜千里之外”指的是他。他也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从未被刘邦怀疑过的人。刘邦从头到尾都信任他。
一、亡国之恨 行刺秦王
张亮出生在一个韩国贵族家庭。他的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期韩国的韩昭侯、宣惠王和襄王的宰相。他的父亲张平也继任了韩国第二朝的首相。
图片来自网络
秦始皇灭六国,使像张亮这样的六国老贵族心生亡国之恨,他们自然地聚在一起,仇恨的焦点只有一个就是反秦。
张亮最初反秦的计划很简单,就是直接刺秦始皇。前面有荆轲刺秦的教训。在秦宫刺秦始皇是不可能的。他要做的就是在秦始皇出行的路上开始,这样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张亮找到了一个大力士,散尽家财为他做了一把重达60公斤的大锤,然后差人打听了秦始皇东巡的行踪。
公元前218年,张亮得到秦始皇东巡的消息。他和大力士首先伏击了秦始皇东巡的唯一途径——古博沙。当秦始皇的车队到来时,大力士扔出了一把大锤。不幸的是,他只是砸碎了秦始皇的副车,刺伤失败了。
秦始皇以前被刺过,时间长了自然会防备。每次旅行,他都准备四驾同车,经常换坐。张亮自然很难判断秦始皇坐在哪辆车上。
这次不成功的暗杀使张亮闻名于世。虽然秦始皇逃脱了一场灾难,但他对此非常生气,并命令全国通缉刺客。张亮无法隐藏在家乡,所以他不得不死在世界末日,逃到下邳(今江苏省邳州南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它自然就消失了。张亮可以“逍遥法外”。
二、捡履得书 跻身三杰
张亮协助刘邦制定战略,没有人知道千里之外的能力是从哪里来的。他协助刘邦提出建议,烧栈道瞒项羽,修栈道渡陈仓,反复麻痹项羽,掩盖刘邦的军事行动;在楚汉战争的转折点,明确提出了拉拢英布、联系彭越、依靠韩信、共同抗楚的策略;通过项伯缓解刘邦与项羽的矛盾,从容调解“鸿门宴”..
图片来自网络
张亮自己说,他的能力来自一位老人。《史记》很清楚这个故事,但故事的能力有点夸张和神秘,但故事仍然很精彩,作为一部小说很好。关键是这个故事太好了,不仅给自己加分,而且给刘邦加分。可以说,张亮最终成为了汉初三杰中刘邦最信任的人,这与这个奇怪的故事是分不开的。
据说有一天,张亮闲着没事。他去了城外的一座桥上,遇到了一位白发老人,把鞋子扔在桥下,让张亮帮他捡起来。虽然张亮很生气,但他还是强迫自己的愤怒帮他捡起鞋子,但老人不得不让张亮帮他穿上鞋子。张亮终于强迫自己的愤怒帮助老人穿上鞋子。
不管故事是真是假,他的本质其实是真的@ 老人让张良熟读兵书,成为帝王师。这件事是两头堵的事。反正没人看到这件事。张良可以说任何话,但对刘邦的影响太大了。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身贫寒的非贵族皇帝。不管他有多成功,在那些老贵族眼里都是不入流的。在家乡人眼里,他是一个拿着别人的东西不给钱的流氓。在他的岳父眼里,他是个十足的流氓。没人看得起他,就是当了皇帝,在家乡人眼里还是那个形象,改不了。
然而,张亮的一个故事解决了两个人的问题。他不仅解释了自己技能的来源,还告诉大家,他在上帝的选举中帮助凡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还告诉世界,刘邦是“真龙天子”,他的辅助人员是上帝选举的皇帝,这突然解决了刘邦当皇帝的合法性和刘邦的麻烦。张亮的故事合理地解释了刘邦的所有行为,并带来了神秘的色彩。刘邦直接从一个泼皮无赖变成了一个“半仙体”。难怪刘邦如此信任他。这种功劳无法与韩信打了几场胜仗或萧何治理国家相比。
三、成功退却,明哲保身
汉朝建立后,包括张亮、韩信和萧何在内的七个人被命名为不同姓氏的英雄,并承担了沉重的责任。然而,与汉初其他英雄不同,张亮是汉初三大英雄中唯一一个一生平安的人。与韩信被杀相比,萧何被判下狱。张亮过得太顺利了。
图片来自网络
当张亮编造捡鞋子的故事时,他完美地编造了这个故事。既然他是神仙选来帮助刘邦的,刘邦怎么能杀了他呢?此外,张亮知道成功和撤退的真相。
当时刘邦给张亮的奖励条件是“自选三万户”,齐地富裕的地方可以自己选择。张亮可以选择一个好地方,但他选择了“留下来”,就像隐居一样。避免了刘邦的怀疑。
张良能成功退休,吕后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一段时间,刘邦想废除吕后的儿子,吕后为了保住儿子的王位,跑去找张良求救。“今天世界上有四位大贤人,皇帝想见却看不见,”张良给吕后出主意说。如果王子能请他们为上宾,皇帝看到后肯定会刮目相看,所以他不会废除王子。吕后按照张良的想法。花了很多钱请四位贤人帮助王子,刘邦对王子的能力印象深刻。废太子的事再也不提了。吕后自然非常感谢张良。朝里有吕后的帮助,相当于多了一个靠山,这一次,只要不谋反,想死也死不了,张良的智谋之深就可以从这件事上看出来。
为什么汉高祖刘邦只信任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