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皇权制度达到了顶峰。明清时期的皇权集中有两个标志:一是朱元璋废除了秦始皇以来继承的总理制度,二是清朝雍正时期军用机械办公室的设置。这里不是关于军用机械办公室,而是关于明朝。
[img]86708[/img]
首先,虽然明朝被称为最后一个汉族人建立的政权,但由于蒙古元在中原统治了近一百年,这足以让汉族人忘记一些事情。此外,朱元璋派大儒宋连等人修复《元史》,这是后来朝承认前朝的象征,这代表了以朱元璋为首的明朝统治者承认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当时中国的正统统治者。
元史朱元璋非常重视修史工作。他即位的那一年,也就是元朝灭亡的那一年,1368年,他下令修复《元史》
因此,一方面,当明朝刚刚建立时,南宋灭亡已经有一个世纪了。毕竟,“汉族礼仪制度”被遗忘了。这就是所谓的“悬崖山后没有中国”。不可避免的是,明朝新兴的政权继承了元朝的政治制度,最重要的是首相制度。
[img]86709[/img]
如果元朝丞相的权利与宋朝相比,无疑元朝丞相的权利大于宋朝。
为什么是这样?事实上,元朝的首相是中书省的首脑。中书省领导官员决定日常事务和军国事务。皇帝只需要扮演橡皮图章的角色。如果朝廷离开皇帝,他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另一个原因是,在整个元朝,除了元世祖忽必烈和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元世祖在位36年,元顺帝在位41年,整个元朝还没有100年。在中间,元朝产生了九位皇帝,短短二三十年。平均而言,一位皇帝在位两三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没有时间治理国家和政治,几乎所有人都在争夺王位。
元顺帝——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他“顺天应人”,给他上了一个顺天皇帝的头衔
元朝短命皇帝登基后,首先要巩固王位,这自然需要中书省最大权力的支持。中书省长官是左右两位宰相,元朝宰相的权力自然逐步增强。
然后有人想问,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在位41年,为什么不处理中书省权力过大的问题?四个字——积重难返。
[img]86710[/img]
明朝建立后,元朝的制度大部分是继承的。自然,中书省和丞相制度是权力大户不可或缺的,但朱元璋是谁呢?他是劳动模范,也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卧床不能让别人打呼噜睡觉!”朱元璋奋斗了这么多年,登上了世界最高的宝座,甚至受到了中书省和丞相的制约。这不好!
此外,历史上并非没有教训。权力过大的人会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甚至颠覆国家。朱元璋也是一位好长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明朝几千年。
为什么朱元璋对宰相制度痛下杀手?因为元朝的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