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秦良玉是明末唯一一位记载在史书中的名将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末名女将。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宣抚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杀后,秦良玉代领丈夫,因为他的儿子马祥林年轻。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高贵夫人。崇祯皇帝曾写过四首诗来赞扬秦良玉。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称赞秦良玉写了很多诗。现代冰心和郭沫若也称赞秦良玉。爱国将领冯玉祥曾说:“纪念花木兰;学习秦良玉。"明朝灭亡后,南明王朝追悼秦良玉为“忠侯”。

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被记载在列女传中,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记载为王朝名人的名人。

[img]74351[/img]

《明史》、《南明史》等史书记载:“良玉是一个胆小的人,擅长骑射,像上帝一样材料敌人,同时也是一个词翰,仪度优雅,控制严肃。”从小,他就从父亲秦葵那里练习文学和武术。

根据重庆官方对秦良玉遗留下来的衣服等遗物的测定,其身高约为1.86米。

秦良玉一生军马40多年,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女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女性之一。郭沫若曾写过一篇赞美秦良玉的文章:“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女将军,毕竟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北京宣武门四川营胡同是她北勤王屯兵遗址(门上刻有“蜀女界伟人秦少保驻兵遗址”十二大字)。

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初二申时,良玉出生在一个年贡生的家庭。她从小就深受封建家庭“坚持保卫国家”思想的影响。她从父亲秦葵那里练武术,练阵法,展现了普通女性无法企及的军事才能。她被称为“饶胆、善骑射、熟练战略、工词翰、端庄典雅、严峻控制”。秦良玉年轻时就树立了领导指挥官的雄心壮志。秦葵曾对她说:“惜不冠耳,汝兄弟也比不上。她回答说:“使儿掌兵柄,夫人城,娘子军也不足道”。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一位女英雄嫁给了石柱宣抚,让马千乘为妻。她激励丈夫,帮助他在石柱上建立了一个“军队庄严”,这是近在咫尺的恐惧。白杆兵。史料载道:“(良玉)间语千乘说:‘今天下多故,石界黔、楚、蜀交,不得不练兵为保境计。而且男人当立功万里,继先高祖新闻侯家声,何区固吾为?千乘唯唯唯。与侯同治兵,每号必商之侯。他们都怕敬侯,不敢仰望。而侯实温文娴雅,士乐为之用。这一切侯如事,旧史无记载。”

[img]74352[/img]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与丈夫千乘到播州(今遵义)参加平定杨应龙叛乱之战,扼贼邓坎。《明史》载道:“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第一次击败他们,追上了小偷的边境,甚至打破了七个村庄,比如金楼。已经,酉阳军队直接去桑木关,打败了小偷,成为南川路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女将军”的称号随后传开。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十一月,川贵总督王象乾疏言:“……八路以三万为例,七路以五六千为例,少者不少于三四千。王[土]司中如冉皇龙兵八千,马千乘兵三千,马千乘兵八百七十五。千乘之妻秦氏报效不付费,兵五百,擒一百一十七。多么勇敢顺也……”。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八月,马千乘因开矿得罪太监邱成云,死于云阳狱。根据土司夫的死子袭击,年轻时妻子袭击,秦良玉袭击石宣抚使。

万历48年(1620年),6月,金兵入侵辽东,朝廷命令征兵援辽。良玉派遣他的兄弟屏幕和弟子屏幕带领5000名白人士兵率先行动,然后他带领3000名士兵和子祥麟前往辽东战场。邦屏和民屏带领士兵抵达辽阳后,命令他们守卫沈阳西南浑河附近。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后金兵围困沈阳。邦屏等奉命驰援,兵到浑河,悉沈阳失守,众军同仇共,“白杆兵”一马当先,勇渡浑河。桥北结营未绪,即被敌四面攻击,与友军以万余人抵敌数万人,杀敌数千人。敌人主力在恶战中赶到,明军寡不敌众,邦屏率部英勇拼杀,与士兵捐躯,民屏身重伤突破脱险。史载的血战是“辽左兵以来的第一次血战”,兵部尚书张鹤鸣说:“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酉阳二土司功。”

同年(1621年),4月,秦良玉亲统精卒3000北上,守卫榆关(今山海关)。他在附近遇到了后金兵。激战中,祥林目中箭,尤拔矢逐贼,如故斩获,敌惊退,被军中称为“赵子龙”。、“小马超”。据朝廷报道,西宗御赐“忠义可嘉”匾额,并赐良玉高贵夫人,进二品服,命良玉回川再征兵二千赴援。

同年(1621年),9月,永宁宣抚奢崇明叛,恰逢良玉回川,奢使结盟,良玉斩使留银,转战重庆、成都、泸州等地,收复新都。

天启二年(1622年),白杆兵解成都之围。回到师克二郎关、佛图关、重庆。命封夫人,赋予皇帝,复授都督事务,充当总兵官。

天启三年(1623年),秦良玉打败永宁奢崇明军,平定全川;同年平定“松藩叛乱”。

崇祯三年(1630年),永平四城失守,首都振动,诏天下勤王。各方将领不知所措,留在了前面。独秦良玉慷慨誓言,带领翼明捐款、支付工资、包粮、带领老师,昼夜兼程,再次奔赴京师。崇祯皇帝优诏赞美,晋封都督同知,挂镇东将军印。召见平台,赠送彩丝羊酒,赋予四诗其功。

崇祯四年(1631年),秦良玉在保卫大凌河筑城的战斗中重建了“首功”。

[img]74353[/img]

崇祯六年(1633年),良玉自京师还,专攻川东。马祥林、张凤仪、秦翼明留守京师

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入川,秦良玉与刚刚回川的儿子马祥林前后夹击,在贵州(奉节)击败张献忠,使其退出湖广。

崇祯十三年(1640年),罗汝才犯四川,秦良玉领兵至,汝才不战而逃。秦良玉率领白杆兵追击,在巫山、贵州重创罗汝才农民军。并夺取它的大标准。抓住它的运河。

崇祯十七年(1644年),督师杨思昌驱贼入川。张献忠、罗汝才联军再犯四川,杀老将张令。秦良玉帮助了贵州,但输给了联军。因为川抚邵捷春不用计划,整个四川都沦陷了,秦良玉回到了石柱。

南明隆武两年(1646年),清军攻占北京,大举南侵。秦良玉73岁,毅然接受了隆武政权的官方印章,称太子太保、忠贞侯、“太子太保总镇关防”。他继续高举扶明抗清的旗帜,准备去福建抗清。然而,郑芝龙叛变,隆武帝被捕,未能成行。

南明永历两年(1648年),西南永历皇帝派人加秦良玉王子太傅授予“四川招使”。久卧病床的一代女英雄,听到屈然而起,拜伏受诏,感慨地哭着说:“老太太一辈子都烂骨头了。事实上,皇帝(崇祯)的恩赐将被视为负弩的前驱,以报答皇帝的恩情!”使者高兴起来,立即回到朝鲜复活。不幸的是,几天后,秦良玉因病重抱恨而死。

清顺治五年(1648年)5月21日,秦良玉死于大都督府玉音楼,葬于石柱县东3公里处,龙河北岸回龙山(今石柱县大河乡鸭桩村),享年75岁,南明朝廷“忠诚”。


秦良玉是明末唯一一位记载在史书中的名将秦良玉是明末唯一一位记载在史书中的名将

,,,,

  • 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秦良玉:白杆雄兵杀死的敌人魂飞胆丧失
  • 张献忠攻打四川,秦良玉被四川守将邵杰春节,邵公清谨,但良玉认为自己不知兵,指挥不当,不虚心听劝。她说,我是一个受国家...

  • 长平公主:末世烽烟时生于帝王家心力交瘁而死
  • 1644年,长平公主才15岁,正是花样年华,她喜欢诗文,懂得针线烹饪,这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女孩子。可是在这一年...

  • 柔然二王子多伦简介《花木兰传奇》多伦王子是谁?
  • 莫将/多伦:敌国柔软的王子,一开始化名为莫将,来到花木兰的故乡,原本是为了破坏织女的编制和亲图,却无法自拔地爱上了木兰...

  • 秦良玉是这样的人?秦良玉一生有过哪些战绩
  • 首先看秦良玉,不得不承认她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否则不可能在杨应龙叛乱的时候,亲率500士兵辅助镇压。也不会在自己的丈...

  • 揭秘:同时做了姜子牙和周公之事的千古名相伊尹
  • 说起周朝的建立和发展,那离不开姜子牙和周公这两位。姜子牙先是帮助周武王强大了国家,而后又用自己的军事才能助周武王灭了...

  • 秦良玉:揭秘中国历史上唯一载入正史的女元帅
  • 秦良玉:秦良玉(1574-1648),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末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是名副其实的“花木兰...